出塞行五首(其二)
宋末元初 · 方一夔
出塞二千里,平沙白如霜。
探兵失单于,传是左贤王。
枭鸣金错竿,士气惨不扬。
中军一再鼓,万马赴敌场。
名酋不可得,杀伤略相当。
县鞍尽胡首,前驱橐驼羊。
幕府阅五符,半死半裹疮。
天子不录过,犹侯水中乡。
探兵失单于,传是左贤王。
枭鸣金错竿,士气惨不扬。
中军一再鼓,万马赴敌场。
名酋不可得,杀伤略相当。
县鞍尽胡首,前驱橐驼羊。
幕府阅五符,半死半裹疮。
天子不录过,犹侯水中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残酷与悲壮。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士兵们在千里荒漠中的艰苦行军,以及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勇战斗。"出塞二千里,平沙白如霜",开篇即以壮阔的场景勾勒出战争的背景,将读者带入到那个充满烽火硝烟的时代。
接着,诗人通过“探兵失单于,传是左贤王”两句,暗示了战争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士兵们在寻找敌军首领的过程中遭遇挫折,揭示了战争的艰难与挑战。而“枭鸣金错竿,士气惨不扬”则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紧张气氛和士兵们的内心状态,枭鸟的啼鸣似乎预示着战事的凶险,士气的低落反映了战争带来的沉重压力。
“中军一再鼓,万马赴敌场”描绘了军队的动员与冲锋,展现了士兵们面对强敌时的勇气与决心。然而,“名酋不可得,杀伤略相当”又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即使全力以赴,也难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双方伤亡大致相当。
最后,“县鞍尽胡首,前驱橐驼羊”描述了战争结束后战场的景象,敌人的首级被悬挂起来,战利品散落一地,这既是胜利的象征,也是战争残酷的见证。而“幕府阅五符,半死半裹疮”则反映了战争对士兵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他们虽然身经百战,但身心俱疲,满身伤痕。
“天子不录过,犹侯水中乡”则表达了对战争中士兵命运的同情与反思,尽管他们在战场上英勇作战,但最终可能得不到应有的赏识与尊重,只能在水乡中度过余生,体现了对战争无辜牺牲者的哀悼。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宋末元初时期边疆战争的残酷现实,通过对士兵生活和战斗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战争对个人和社会的深远影响,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