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武侯庙(其一)
宋 · 李复
梁甫高吟一幅巾,联翩众盗肯同群。
久蟠丘壑虽龙卧,默计江山已鼎分。
庸蜀欲开来日月,隆中先见会风云。
杂耕初动明星落,千古英雄泣渭滨。
久蟠丘壑虽龙卧,默计江山已鼎分。
庸蜀欲开来日月,隆中先见会风云。
杂耕初动明星落,千古英雄泣渭滨。
注释
梁甫:地名,古代山名。吟:吟唱,诗文朗诵。
幅巾:古代男子的一种头巾,表示简朴或隐士风范。
盗:强盗,此处可能暗指乱世群雄。
蟠:盘旋,隐居。
丘壑:山川沟壑,比喻隐居之处。
龙卧:比喻人才未被重用,如龙潜伏。
默计:暗中思考,内心计算。
江山:国家,领土。
鼎分:比喻政权分裂。
庸蜀:泛指当时动荡不安的地区。
隆中:地名,在今湖北襄阳,诸葛亮曾在此隐居。
会风云:预见天下大势。
杂耕:比喻群雄并起。
明星:古人认为天上的星辰与人间政治有对应关系,此处可能指代重要人物。
泣:哭泣,哀悼。
渭滨:渭水之滨,古代战场或历史事件发生地。
翻译
梁甫山上高声吟唱,只身一巾,盗贼纷纷聚拢来长久以来隐居山林,如同龙潜,心中默默计算着江山已分崩离析
庸蜀之地期待明主出现,如同隆中预见风云际会
开始耕种时,巨星陨落,千百年来英雄在渭水之滨哭泣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奠基者刘备及其帐下猛将关羽在五虎上将中地位崇高的一幅画面。开篇“梁甫高吟一幅巾,联翩众盗肯同群”表达了关羽威武雄壮的形象,他如同梁山伯爵一般,高声歌唱,挥舞着帛幕,在乱世中吸引了一帮英雄好汉归于麾下。这里的“巾”指的是古代用于战场上识别敌友的一种标志物。
接着,“久蟠丘壑虽龙卧,默计江山已鼎分”则寓意深远。诗人通过描绘长期盘踞在丘陵与河川之间的雄狮(暗喻英雄),即使如同卧龙一般的强者,也只能默默地计算着天下谁主沉浮,因为江山已被分割,指的是三国鼎立的局势。
“庸蜀欲开来日月,隆中先见会风云”中,“庸蜀”指的是刘备欲在蜀地建立自己的基业,而“隆中”则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诗人表达了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默契,他们能够感知到天下的大变,预见到未来会合的时机。
最后,“杂耕初动明星落,千古英雄泣渭滨”则描绘了一幅秋收之际的景象,农事开始,繁星点点。诗人通过这宁静的夜晚,表达了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英勇奋战却已逝去英雄的怀念之情,他们如同渭滨(古代的一处名胜)旁边的流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整首诗通过对刘备及关羽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时代的缅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