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运判朱朝奉入蜀赏析

送运判朱朝奉入蜀

宋 · 苏轼
霭霭青城云,娟娟峨嵋月。
随我西北来,照我光不灭。
我在尘土中,白云呼我归。
我游江湖上,明月湿我衣。
岷峨天一方,云月在我侧。
谓是山中人,相望了不隔。
梦寻西南路,默数长短亭。
似闻嘉陵江,跳波吹枕屏。
送君无一物,清江饮君马。
路穿慈竹林,父老拜马下。
不用惊走藏,使者我友生。
听讼如家人,细说为汝评。
若逢山中友,问我归何日。
为话腰脚轻,犹堪踏泉石。

拼音版原文

ǎiǎiqīngchéngyúnjuānjuānéméiyuè

suí西běiláizhàoguāngmiè

zàichénzhōngbáiyúnguī

yóujiāngshàngmíngyuè湿shī

mínétiānfāngyúnyuèzài

wèishìshānzhōngrénxiāngwàngle

mèngxún西nánshùchángduǎntíng

wénjiālíngjiāngtiàochuīzhěnpíng

sòngjūnqīngjiāngyǐnjūn

穿chuānzhúlínlǎobàixià

yòngjīngzǒucáng使shǐzhěyǒushēng

tīngsòngjiārénshuōwèipíng

ruòféngshānzhōngyǒuwènguī

wèihuàyāojiǎoqīngyóukānquánshí

注释

霭霭:云雾缭绕的样子。
青城:青城山。
娟娟:明亮美好的样子。
峨嵋:峨眉山。
西北:方位词,指西北方向。
光:月光。
尘土:尘世。
归:回归。
江湖:泛指四处漂泊。
湿:沾湿。
岷峨:指岷山和峨眉山。
天一方:遥远的地方。
山中人:隐居山中的人。
相望:遥望。
西南路:西南方向的道路。
长短亭:长亭短亭。
嘉陵江:长江支流。
跳波:波涛翻滚。
清江:清澈的江水。
饮君马:喂马。
慈竹林:生长慈竹的树林。
父老:乡亲们。
使者:信使或官员。
友生:朋友。
听讼:审理案件。
如家人:像对待家人一样。
归何日:何时回来。
腰脚轻:身体状况良好。
犹堪:还能够。
踏泉石:踏过山石溪流。

翻译

青城山的云雾缭绕,峨眉山的月光皎洁。
它跟随我向西北行进,照亮我,永不熄灭。
我在尘世中忙碌,白云呼唤我回归。
我在江湖漂泊,明月沾湿我的衣裳。
岷山和峨眉,像是天边的一方,云月陪伴在我左右。
说是山中隐士,彼此遥望,却无阻隔。
在梦中寻找西南的道路,默默数着长亭的距离。
仿佛听见嘉陵江水,波涛拍打床榻的声音。
送别你时,我一无所有,只让清江之水喂饱你的马。
道路穿过慈竹林,乡亲们跪拜在马前。
无需惊慌躲避,使者,我们已是朋友。
审理案件如同对待家人,详细解说,为你公正评判。
如果遇见山中的朋友,他们会问,我何时归来。
我会告诉他们,虽然身体疲惫,但还能踏过山石溪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诗人以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山水画卷。

"霭霭青城云,娟娟峨嵋月",开篇便以壮丽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这里的“霭霭”与“娟娟”都是形容词,表现了云和月的柔美动人。诗人的心情也随着这壮观的景色而起伏。

"随我西北来,照我光不灭",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情怀。即便是身处远离尘嚣的西北之地,那月亮依然能照耀着他的心灵,不会有所减退。

接下来的几句“岷峨天一方,云月在我侧。我在尘土中,白云呼我归。梦寻西南路,默数长短亭。”诗人在描述自己虽身处尘世,但心向往着那自由自在的山林之境。岷嵋的高峻与天地相接,云月就在他的身侧,这种描写渲染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感。

"送君无一物,清江饮君马。路穿慈竹林,父老拜马下。不用惊走藏,使者我友生。听讼如家人,细说为汝评。若逢山中友,问我归何日。"这几句则流露出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送别友人时,没有任何物质上的馈赠,只有清澈的江水供马饮用,以及穿行在慈竹林中父老们的拜别。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纯真友情的珍视以及他对官场生活的不屑。

最后,"为话腰脚轻,犹堪踏泉石。"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愿意归隐山林的愿望。他希望自己的步履能像以前一样轻松自如,即便是在崎岖的山路上,也依然能够稳健地行走。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