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客吟
唐 · 张籍
上山采樵选枯树,深处樵多出辛苦。
秋来野火烧栎林,枝柯已枯堪采取。
斧声坎坎在幽谷,采得齐梢青葛束。
日西待伴同下山,竹担弯弯向身曲。
共知路傍多虎窟,未出深林不敢歇。
村西地暗狐兔行,稚子叫时相应声。
采樵客,莫采松与柏。
松柏生枝直且坚,与君作屋成家宅。
秋来野火烧栎林,枝柯已枯堪采取。
斧声坎坎在幽谷,采得齐梢青葛束。
日西待伴同下山,竹担弯弯向身曲。
共知路傍多虎窟,未出深林不敢歇。
村西地暗狐兔行,稚子叫时相应声。
采樵客,莫采松与柏。
松柏生枝直且坚,与君作屋成家宅。
拼音版原文
翻译
上山砍柴挑选枯木,深入林中砍柴艰辛多。秋季野外野火焚烧橡树林,枝干已干适合砍伐。
山谷间斧头声声,砍下整根青藤捆成束。
太阳西下等待同伴,弯弯竹担压弯了肩背。
大家都知道路边有猛虎洞穴,未出森林不敢稍作休息。
村西地势昏暗狐狸兔子出没,小孩呼叫时回应声声。
砍柴人,别砍松柏树。
松柏枝直且坚硬,可为你们建屋造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樵夫上山采集枯木的艰辛劳作和生活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樵夫劳动过程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苦与宁静。
开篇“上山采樵选枯树,深处樵多出辛苦”两句,直接点出了樵夫的工作内容及其艰难。随后,“秋来野火烧栎林,枝柯已枯堪采取”描述了自然环境对樵夫提供了方便,但同时也增添了一丝危险感。
“斧声坎坎在幽谷,采得齐梢青葛束”则是对樵夫工作的声音和成果的描绘,通过斧头敲击树木的声音,展现了劳动的过程与成果。
接着,“日西待伴同下山,竹担弯弯向身曲”表现了樵夫结束一天的劳作,准备返回家园的情景。这里的“竹担弯弯向身曲”生动地描绘出了满载枯木的重担对身体的压迫。
“共知路傍多虎窟,未出深林不敢歇”则透露出樵夫在工作中面临的风险和危险,以及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恐惧。
随后的“村西地暗狐兔行,稚子叫时相应声”描绘了樵夫下山后归家途中的宁静与祥和,通过孩子的叫声增加了一份亲切感。
最后,“采樵客,莫采松与柏。松柏生枝直且坚,與君作屋成家宅”是诗人对樵夫的一番劝勉,鼓励他们选择适宜的树木,以期建立稳固的家园。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家庭和居所稳定性的重视,也体现了诗人的关怀之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樵夫的劳作和生活细节,展示了中国古代农村生活的一隅,以及人们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