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村居五首(其一)赏析

村居五首(其一)

金 · 马定国
溪头梅是去年花,閒日初长径竹斜。
向晚孤烟三十里,不知樵唱落谁家。

注释

溪头:溪边。
梅:梅花。
去年花:去年开放的花朵。
閒日:悠闲的日子。
初长:刚刚开始。
径:小径。
竹斜:竹子歪斜。
向晚:傍晚时分。
孤烟:袅袅炊烟。
三十里:三十里外。
樵唱:砍柴归来的歌声。
落:落下。
谁家:谁的家。

翻译

溪边的梅花还是去年开放的花朵,悠闲的日子刚刚开始,小径两旁竹子歪斜着。
傍晚时分,袅袅炊烟在三十里外飘荡,不知道是谁家砍柴归来的歌声随风落下。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溪头梅是去年花”,这里的“梅”指的是梅花,它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坚贞不屈和高洁脱俗。诗人提到梅花“是去年花”,可能是在表达时间流逝,季节更迭,但自然界依旧美丽如昔。

“閒日初长径竹斜”一句,则描绘出春天来临之际,竹子开始抽芽生长,阳光透过竹林投射在地上形成斜斜的影线。这里的“閒日”,意指平凡无事的日子,而“径”则是小路,这一句通过对自然细微变化的捕捉,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心境。

“向晚孤烟三十里”中,“向晚”表明时间已经接近黄昏,“孤烟”则描绘出远处升起的一缕炊烟,这里并没有具体指明是谁家的炊烟,但却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寂寞的氛围。三十里的距离,增添了这炊烟的遥远感和神秘感。

“不知樵唱落谁家”一句,则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樵唱”,指的是樵夫(即采柴的人)在山间的歌声,这里却是未知其具体所处,显得有些许迷茫。诗人通过这种不确定性,强调了一种超越物质界限的情感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安于寂寞的心境。

词语解释

孤烟的意思:远处独起的炊烟。 唐 陈子昂 《金门饯东平序》:“残霞将落日交暉,远树与孤烟共色。” 唐 王维 《使至塞上》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宋 柳永 《诉衷情近》词:“遥想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樵唱的意思:犹樵歌。 唐 祖咏 《汝坟别业》诗:“山中无外事,樵唱有时闻。” 清 惠士奇 《樵客行》:“数声樵唱出林间,夜夜归来担头满。”...

去年的意思:◎ 去年 qùnián[last year] 上一年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三十的意思:(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谁家的意思:(1).何家,哪一家。《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举人 道:‘去年在谁家作馆?’”(2).谁,何人。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 孙犁 《澹定集·致铁凝信(三)》:“ ...

溪头的意思:犹溪边。 唐 李端 《送客东归》诗:“行人相见便东西,日暮溪头饮马别。” 宋 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词:“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 吴伟业 《过诸乾一细林山馆》诗:“桥痕穿谷口,亭影压溪头。”谿頭:犹溪中。 清 徐恪 《桃叶曲》:“五月南风来,谿头长莲叶。”...

向晚的意思:◎ 向晚 xiàngwǎn[at dusk] 临近晚上的时候向晚的风很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