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然师
宋 · 王安石
白首一山中,形骸槁木同。
苔争庵径路,云补衲穿空。
尘土随车辙,波涛信柂工。
昏昏老南北,应谢此高风。
苔争庵径路,云补衲穿空。
尘土随车辙,波涛信柂工。
昏昏老南北,应谢此高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白首:一生。形骸:身体。
槁木:枯木。
庵:小屋,这里指小径。
衲:僧衣,这里比喻云朵。
车辙:车轮留下的痕迹。
波涛:江河湖海的水波。
昏昏:昏暗不明。
南北:方向,这里指人生道路。
谢:感谢。
翻译
在山中度过一生,身体如同枯木一般青苔竞相覆盖小径,白云填补了天空的破洞
尘土随着车轮印行,波涛任由船夫操控
昏昏然度日,南北不分,应感谢这高洁之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高士在深山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白首一山中,形骸槁木同"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融合,头发如雪,与山林树木共存。"苔争庵径路,云补衲穿空"则写出了苔藓争夺小路,云雾弥漫如织补天际之缝隙,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尘土随车辙,波涛信柂工"一句,通过对比尘土随车轮印记与波涛依旧信任水工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与自然永恒之比较。"昏昏老南北,应谢此高风"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四季更迭的感慨,以及对这片高洁山风的感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王安石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怀,将山中的寂寞与自己的精神世界巧妙结合,展现了一种高洁脱俗的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