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峰积雪漫成二作(其二)
远眺出殊光,轻烟似可刷。
误疑峰上云,映日浮晖缀。
稍知寒意侵,始见幽岩雪。
千林拂素华,万壑嘘遥冽。
非惟色在空,庶以清涵洁。
岂如阛阓姿,门多车马辙。
飞飞向华筵,但为歌舞悦。
空嗟谢子盐,枉费陶公屑。
是以静者怀,于兹堪永结。
幸有春风来,得与冰壶撷。
顾盼隐晨昏,悠然世心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春山积雪时的深刻感受。首句“层壁系扁舟”以舟系于高崖,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仰望和内心的宁静。接着,“对此春山凸”则点明了诗人所面对的具体景致。
“远眺出殊光,轻烟似可刷”,诗人远眺春山,阳光照耀下,山色与轻烟交织,仿佛可以轻轻拂拭。这种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
“误疑峰上云,映日浮晖缀”,诗人误以为是山峰上的云彩,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光辉,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稍知寒意侵,始见幽岩雪”,随着寒气渐浓,诗人开始注意到岩石上的积雪,这一转折,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
“千林拂素华,万壑嘘遥冽”,千树万壑,白雪覆盖,一片素华,展现出冬日的静谧与寒冷之美。
“非惟色在空,庶以清涵洁”,不仅仅是颜色在空中飘荡,更是清新的空气与纯洁的心灵相映成趣,表达了诗人对纯净自然的向往。
“岂如阛阓姿,门多车马辙”,对比繁华喧嚣的城市生活,诗人更倾向于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
“飞飞向华筵,但为歌舞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在豪华宴席上只为娱乐而欢歌,缺乏真正的精神追求。
“空嗟谢子盐,枉费陶公屑”,诗人感叹于世人追求物质享受,却忽视了精神层面的追求,暗喻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是以静者怀,于兹堪永结”,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能真正欣赏到自然之美,与自然和谐共处。
“幸有春风来,得与冰壶撷”,春天的到来,让诗人得以与清澈的泉水相伴,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珍贵。
“顾盼隐晨昏,悠然世心绝”,诗人沉浸在自然之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达到了心灵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