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城北李氏园池
宋 · 孔武仲
池塘春色归,波水已极目。
凫雁稍下来,垂杨舞新绿。
登临不惮远,枉径入重复。
已见数种花,参差隔脩竹。
非特野兴长,彩翠动华屋。
沁园天下名,鲁馆当年筑。
百年犹盛丽,风景冠辇毂。
当时手种植,仰视皆乔木。
主人况仁贤,客至初不速。
跻攀脚力尽,更酌以醽渌。
左右列图书,南北置殽簌。
夕阳整归骖,尚谓夜可卜。
明日忆胜游,长歌寄金谷。
凫雁稍下来,垂杨舞新绿。
登临不惮远,枉径入重复。
已见数种花,参差隔脩竹。
非特野兴长,彩翠动华屋。
沁园天下名,鲁馆当年筑。
百年犹盛丽,风景冠辇毂。
当时手种植,仰视皆乔木。
主人况仁贤,客至初不速。
跻攀脚力尽,更酌以醽渌。
左右列图书,南北置殽簌。
夕阳整归骖,尚谓夜可卜。
明日忆胜游,长歌寄金谷。
注释
池塘:湖泊。春色:春天的景色。
归:回归。
波水:湖面波纹。
极目:极目远望。
凫雁:野鸭和大雁。
下来:降落。
垂杨:垂柳。
新绿:嫩绿的新叶。
参差:交错,错落有致。
野兴:野外的兴趣。
华屋:华丽的房屋。
沁园:古代园林名。
鲁馆:鲁国的学馆。
百年:很长时间。
风景:景色。
冠:超过。
辇毂:皇帝的车驾。
仁贤:仁爱且贤明。
初:起初。
不速:不邀请而来的。
更酌:再饮酒。
醽渌:美酒。
图书:书籍。
南北:东西方向。
殽簌:菜肴。
归骖:归途的马车。
卜:预测。
胜游:美好的游览。
金谷:金谷园,古代名胜之地。
翻译
春天的池塘景色归来,湖面波光粼粼一眼望不到边。野鸭大雁渐渐降落,垂柳在新绿中轻轻摇曳。
我登高游览不怕路远,沿着弯曲小径深入其中。
已经看到几种花开,错落有致地隐藏在修竹之间。
这不仅增添了野外的乐趣,连华丽的屋宇也仿佛被绿色和生机所点亮。
沁园是天下闻名的地方,鲁馆当年就是在这里建造的。
历经百年依然美丽如昔,这里的风景超越了皇城的繁华。
当初亲手栽下的树木,如今都已高耸入云。
主人更是仁德贤明,客人来访总是不期而遇。
登山时虽已筋疲力尽,但还有美酒醇厚的醽渌可供畅饮。
书房四周摆满了书籍,南北两侧备有佳肴。
夕阳西下,我们整顿归程,还期待着夜晚的欢聚。
明天回忆起这次美好的游历,我要长歌一曲寄给金谷的朋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春日游园的景象与情趣,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之美好和自然界深厚的情感。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淡泊明志、追求超然物外的情怀。
开篇“池塘春色归,波水已极目”两句,以春色盈池的景象为起点,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随后“凫雁稍下来,垂杨舞新绿”则是对来去自如的鸟儿和柳枝轻摆的细腻描绘,更增添了一份生动。
诗人在游园中并不急于寻找特定的风景,而是“登临不惮远,枉径入重复”,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接着,“已见数种花,参差隔脩竹”则是对园中花卉和竹木的细致观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非特野兴长,彩翠动华屋”两句,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色,更通过对建筑物的点缀,勾勒出一处风雅的园林。下文“沁园天下名,鲁馆当年筑。百年犹盛丽,风景冠辇毂”则是对园林历史与美誉的一种赞颂。
诗中还有一段:“当时手种植,仰视皆乔木。主人况仁贤,客至初不速。”通过对树木成长和主人品德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成长过程的尊重,以及对园主高尚品格的赞赏。
最后,“跻攀脚力尽,更酌以醽渌。左右列图书,南北置殽簌。夕阳整归骖,尚谓夜可卜。明日忆胜游,长歌寄金谷。”则是诗人在园中徘徊、饮酒赏析的场景,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和留恋。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宁静,是一首具有深邃意境和高雅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