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其十)
明末清初 · 何巩道
蜀道当年不凿牛,相如空老茂陵秋。
当歌谁解帘边语,掩扇犹窥面上羞。
柳色闭来金屈戍,鸟声啼到玉搔头。
蓬瀛若肯容烟艇,去访元君海上楼。
当歌谁解帘边语,掩扇犹窥面上羞。
柳色闭来金屈戍,鸟声啼到玉搔头。
蓬瀛若肯容烟艇,去访元君海上楼。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巩道的《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中的第十首。诗中描绘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与想象,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首句“蜀道当年不凿牛”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古代蜀道艰难险阻的想象,暗示了历史人物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接着“相如空老茂陵秋”一句,借司马相如的故事,表达了对才华横溢却未能施展抱负的惋惜之情。
“当歌谁解帘边语,掩扇犹窥面上羞”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情感寄托于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通过歌者与扇子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微妙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无奈的自嘲。
“柳色闭来金屈戍,鸟声啼到玉搔头”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柳色与鸟鸣交织,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蓬瀛若肯容烟艇,去访元君海上楼”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希望能在精神上或现实中找到一片净土,与理想中的“元君”(可能指神仙或理想中的女性)共度美好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