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望九疑(其一)赏析

望九疑(其一)

明 · 区大相
何处湘山望里悲,九疑千载有遗思。
寻常一带愁云锁,不遣行人到更疑。

鉴赏

这首诗名为《望九疑(其一)》,是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通过“望九疑”这一主题,诗人表达了对九疑山的深切情感与思考。

首句“何处湘山望里悲”,开篇即以“湘山”点出地点,引出对九疑山的遥望,而“望里悲”三字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在凝望中感到悲伤。这种悲伤并非无缘无故,而是深藏于对九疑山的特殊情感之中。

接着,“九疑千载有遗思”一句,将时间维度拉长,指出九疑山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人们的思念与回忆,这种历史的积淀使得九疑山不仅仅是一处地理景观,更成为了情感与记忆的载体。诗人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九疑山的怀念,也暗示了它在人们心中长久以来的地位和影响。

“寻常一带愁云锁”,进一步描绘了九疑山周围的环境氛围,用“愁云”来象征一种沉重的情绪,仿佛连天空都笼罩在忧郁之中。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暗示着即使是在日常的景色中,九疑山也始终伴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愁。

最后,“不遣行人到更疑”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九疑山神秘与不可知性的感慨。这里的“行人”既指实际的过客,也暗喻了对九疑山的探索者或追寻者。诗人认为,即便是那些试图接近或理解九疑山的人,也会因为它的深邃与复杂而产生更多的疑问与不解。这句话既是对九疑山本身的赞美,也是对探索者精神的颂扬,体现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敬畏。

综上所述,《望九疑(其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远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九疑山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自然、历史与人性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