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夏五月本师天老人二诗送澹西堂下海幢兼寄示无次韵恭和(其二)
明 · 释今无
楚璞无因惹刖愁,眼穿层縠笑神州。
能言此道霜消鬓,不见閒时月满楼。
泥絮岂堪支古调,云林何用梦沧洲。
三岩松柏年年绿,一任流澌滑石头。
能言此道霜消鬓,不见閒时月满楼。
泥絮岂堪支古调,云林何用梦沧洲。
三岩松柏年年绿,一任流澌滑石头。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名为《己酉夏五月本师天老人二诗送澹西堂下海幢兼寄示无次韵恭和(其二)》。诗中蕴含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
首句“楚璞无因惹刖愁”,以楚国的璞玉比喻诗人自己,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的无奈与哀愁。接着“眼穿层縠笑神州”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讽刺与嘲笑,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态度。
“能言此道霜消鬓,不见閒时月满楼”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赞美了诗人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使岁月如霜,白发苍苍,也能畅谈理想;另一方面则感叹于时光流逝,闲暇之时,月光虽满,却难以寻觅知音。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泥絮岂堪支古调,云林何用梦沧洲”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泥絮”自喻,表明自己不为世俗所累,不屑于随波逐流;同时,以“云林”象征理想的境界,表达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然而,“梦沧洲”又暗示了这种理想状态的虚幻与难以实现,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三岩松柏年年绿,一任流澌滑石头”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结尾,寓意深远。松柏常青,象征着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而“流澌滑石头”则暗示了世事变迁,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这两句诗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短暂与永恒的辩证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理想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感悟和哲学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