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寄好义(其四)
明 · 方孝孺
混俗非真隐,深居学避嚣。
看云山映竹,坐石水通潮。
道胜贫何病,神完趣独超。
遗经对千古,意颇似闻韶。
看云山映竹,坐石水通潮。
道胜贫何病,神完趣独超。
遗经对千古,意颇似闻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居简出的隐士形象,他并非真正的遁世者,而是通过隐居来远离尘嚣。诗人以“混俗非真隐”开篇,表明了自己并非彻底的隐逸之士,而是借隐居之名,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接着,“深居学避嚣”一句点明了隐居的目的——学习如何在内心深处避开世俗的喧嚣,追求精神上的平静。接下来的“看云山映竹,坐石水通潮”,则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隐士在山水间静坐,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道胜贫何病,神完趣独超”两句,表达了诗人认为道德修养远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真正的内心充实和精神超越才是生活的真谛。最后,“遗经对千古,意颇似闻韶”则以古代经典为伴,仿佛在聆听圣乐,强调了通过阅读经典来提升自我,达到心灵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在平和的生活态度,以及通过阅读经典来实现自我超越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