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赠诗僧从信赏析

赠诗僧从信

宋 · 苏过
吴山翠如蓝,越水碧如铜。
山川吐奇秀,儒释俱争锋。
接迹有禅老,提纲古宗风。
其馀将诗律,岛可不足攻。
我久客尘土,虽穷诗未工。
要知笔砚废,似缺山水供。
上人三吴来,句法乃有从。
老潜已黄壤,弟子传清雄。
益复访云水,高情谢樊笼。
试草北山移,为我招琴聪。

鉴赏

此诗《赠诗僧从信》由宋代诗人苏过所作,展现了诗人对诗僧从信的赞美与敬仰之情。诗中描绘了吴山的翠绿与越水的碧蓝,山川之间,儒释文化交融,禅老与诗人的精神世界相互辉映。

首联“吴山翠如蓝,越水碧如铜”以生动的色彩对比,勾勒出江南山水的秀丽景色,蓝与碧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纯净。接下来的“山川吐奇秀,儒释俱争锋”,则进一步点明了此地文化的丰富与多元,儒学与佛教在此地并存,各展其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

颔联“接迹有禅老,提纲古宗风”赞扬了那些在山中修行的老禅师们,他们传承着古老的佛法精髓,引领着后辈修行者。而“其余将诗律,岛可不足攻”则提到其他文人墨客,他们的诗歌创作虽各有特色,但与禅宗的深邃相比,或许显得不够深刻或难以触及其核心。

颈联“我久客尘土,虽穷诗未工。要知笔砚废,似缺山水供”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虽然努力写作,但总感力不从心,似乎缺少了自然山水的滋养。这既是对自身创作状态的反思,也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尾联“上人三吴来,句法乃有从。老潜已黄壤,弟子传清雄。益复访云水,高情谢樊笼。试草北山移,为我招琴聪”则是对诗僧从信的直接赞美。从信的到来,仿佛为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诗歌风格与老潜大师相承,且弟子们也继承了其清雄之风。从信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远离世俗的樊笼,寻找心灵的归宿。诗人希望从信能帮助他创作出更多佳作,如同琴聪一般,激发灵感,提升技艺。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人物评价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诗僧从信的崇敬之情。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文精神的探索,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艺术与哲学的深刻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