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仲宪送蔊菜谢以长句
蔬经我翻尽,不见蔊菜名。
金华诗里初相识,玉友尊前每相忆。
坐令芥孙姜子芽,一见风流俱避席。
取士取名多失真,向来许靖亦误人。
君不见郑花不得半山句,却参鲁直称门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学琴:学习弹琴。自有谱:自有一套规则。
相鹤:观察鹤。
自有经:有特定方法。
蔊菜名:蔊菜的记载。
玉友尊前:举杯时。
相忆:怀念。
芥孙姜子芽:比喻才华出众。
避席:谦恭退席。
取士取名:选拔人才。
失真:失去真实。
许靖:历史人物,曾误人。
郑花:未被认可的人。
鲁直:即黄庭坚。
门生:弟子。
翻译
学习弹琴自有一套规则,观察鹤也有其特定方法。我遍阅了关于蔬菜的书籍,但找不到蔊菜的记载。
初次在金华的诗集中认识你,每次举杯时都怀念你的身影。
你的才华让芥菜和生姜都感到逊色,见到你风度翩翩,大家都谦恭退席。
选拔人才时常常失去真实,就连许靖这样的评价也可能出错。
你没得到郑花半山先生的认可,却成了鲁直门下的弟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送蔊菜与罗仲宪》。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赠送蔬菜的感激之情,并通过蔬菜这一物品,寄寓了诗人对真挚友谊的珍视。
首句“学琴自有谱,相鹤自有经”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学习琴艺和养鹤都有其固定的方法与规则,暗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也有自己的准则和追求。
接着,“蔬经我翻尽,不见蔊菜名”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广泛涉猎,但在众多文献中却未曾发现过“蔊菜”这一名称,这也反映出蔊菜之稀有与珍贵,进而彰显友人的知遇之恩。
“金华诗里初相识,玉友尊前每相忆”则是诗人对与罗仲宪在文学创作中结下的深厚情谊进行回味和缅怀。这里的“金华”指的是金陵(今南京),而“玉友”则是对罗仲宪的尊称,表达了对其品格的推崇。
“坐令芥孙姜子芽,一见风流俱避席”一句中,“芥孙”、“姜子”都是古代贤人的名字,而“风流”则是指文人雅士。这句话通过描绘当时文人雅士在面对高洁品格之人时的自愧不如,强调了罗仲宪的高尚品质和诗人对他的敬仰。
“取士取名多失真,向来许靖亦误人”则是批评当世选拔人才往往看重虚名,而忽视了真正的才能与德行。这里的“许靖”可能指的是某位官员或文学批评家,其误解的人才也映射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最后,“君不见郑花不得半山句,卻參魯直稱門生”一句通过提及历史上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郑思肖(字为“郑花”)和鲁直,不得已接受低俗诗人的例子,来表达自己对于文学评价标准的坚持与不妥协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杨万里深厚的情谊,对友人赠送蔬菜之恩的感激,以及对文学创作和人才选拔的严肃态度。通过对蔬菜这一普通物品的描写,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怀与文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