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碧霞宫宏丽甲天下其后玉皇阁高寒特立环以大河东望淮海莽苍无际余维舟其下登临竟日恍然驭风遗世之想为赋二首(其二)
明 · 胡应麟
斗畔危梯百尺悬,岧峣飞观矗层烟。
长淮蜃起朱阑外,大泽龙吟碧槛前。
抱瑟湘灵时自舞,吹箫秦女欲谁怜。
却思香案曾为吏,白昼蓬莱绝顶眠。
长淮蜃起朱阑外,大泽龙吟碧槛前。
抱瑟湘灵时自舞,吹箫秦女欲谁怜。
却思香案曾为吏,白昼蓬莱绝顶眠。
鉴赏
此诗描绘了宝应碧霞宫的壮丽景象与诗人登临的感受。首句“斗畔危梯百尺悬”,以“斗畔”、“危梯”、“百尺悬”三词,形象地勾勒出碧霞宫建筑的险峻与高耸。接着,“岧峣飞观矗层烟”一句,通过“岧峣”(形容山势高峻)和“飞观”(凌空而建的楼阁),以及“矗层烟”(直插云霄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碧霞宫的雄伟与壮观。
“长淮蜃起朱阑外,大泽龙吟碧槛前”两句,运用了“蜃起”(海市蜃楼)和“龙吟”(传说中的龙发出的声音)两个典故,分别描绘了长淮河畔的幻景与大泽边的神秘氛围,增添了画面的奇幻色彩。同时,“朱阑”和“碧槛”则体现了建筑的色彩之美。
“抱瑟湘灵时自舞,吹箫秦女欲谁怜”两句,引用了湘灵(湘水女神)和秦女吹箫的神话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仙人生活的向往与羡慕。湘灵抱瑟自舞,秦女吹箫,皆是超凡脱俗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境界的追求。
最后,“却思香案曾为吏,白昼蓬莱绝顶眠”两句,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在官场的生活,与眼前仙境般的碧霞宫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反思。诗人似乎在思考,是否应该放弃尘世的束缚,追求更加自由、超脱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碧霞宫的宏伟壮丽,以及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