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九友斋十歌(其一)赏析

九友斋十歌(其一)

明 · 王世贞
老悖忽爱愚公策,大艑移来洞庭色。
玉峰英岭苦无价,锦川武康差亦敌。
神鳌忽捧三巨簪,灵鹫俄衔一拳石。
夜深沧海珠蚌开,秋净虞山佛头碧。
阴森古洞若无际,窈窕穿中误游客。
昔称九宜堂,雨晴雪月宜四时,人云百事百尽宜。
纵令百宜百不知,主人自逐襄阳儿。
一城斗大不纳节,桃花笑折东风枝。
有歌且拟归去兮。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九友斋十歌(其一)》以寓言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奇特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中,作者将愚公移山的智慧与大船航行洞庭湖的壮丽景象相结合,赞美了玉峰英岭和锦川武康的美景,暗示它们的价值如同珍宝。接下来,通过神鳌捧簪和灵鹫衔石的神话元素,增添了神秘和奇幻色彩。

诗中“夜深沧海珠蚌开”和“秋净虞山佛头碧”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宁静与洁净,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的传说。幽深的古洞和蜿蜒的小径让游人迷失,暗喻人生的探索与未知。九宜堂曾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四季皆宜,万事如意,然而诗人感叹即使有百般适宜,也抵不过主人的随性与襄阳儿般的洒脱。

最后一句“一城斗大不纳节,桃花笑折东风枝”,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世俗规矩的不满,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结尾处的“有歌且拟归去兮”,流露出诗人想要离开尘世纷扰,回归自然或隐逸的愿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了王世贞独特的艺术风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