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莫道人(其二)
宋 · 陈文孙
暂闲吏债访仙居,云亦随人为卷舒。
桑下忽逢三度宿,腹中如饱十年书。
哦诗对酒谁知我,食柏餐霞一任渠。
底事若能无障碍,不愁无地著吾庐。
桑下忽逢三度宿,腹中如饱十年书。
哦诗对酒谁知我,食柏餐霞一任渠。
底事若能无障碍,不愁无地著吾庐。
注释
暂闲:暂时放下公务。吏债:官事的负担。
仙居:隐士或神仙的住所。
云亦随人:云彩随人的意愿变化。
卷舒:舒展或收缩。
桑下:桑树下。
三度宿:多次过夜。
腹中如饱十年书:内心知识丰富如同饱读十年书。
哦诗:吟诵诗歌。
对酒:对着酒。
食柏餐霞:以柏叶和朝霞为食,象征修炼或超脱。
一任渠:任由它(指这种生活方式)。
无障碍:没有阻碍。
无地著吾庐:没有地方不能安置我的房子。
翻译
暂时放下官务去探访仙人住处,云彩也随人心情变化舒卷自如。在桑树下意外遇到多次过夜,仿佛肚子里装满了十年的学问。
吟诗饮酒时谁能理解我,我随意吃柏树叶、饮朝霞。
如果心无阻碍,何处不能安放我的小屋呢?
鉴赏
这首宋诗《寄莫道人(其二)》是陈文孙所作,诗人以轻松闲适的心情拜访仙居,享受着云卷云舒的自然景象。他惊叹在桑树下连续三次住宿的经历,仿佛饱读了十年的书籍,内心充实。诗人沉醉于诗歌创作和饮酒之中,对知音的理解并不强求,自得其乐地过着清修的生活。他期待着无拘无束的生活,认为如果心灵没有障碍,何处不能安放他的居所。整首诗流露出诗人超脱世俗的追求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