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太原公送前杨秀才戴兼招杨正字戎
唐 · 李商隐
潼关地接古弘农,万里高飞雁与鸿。
桂树一枝当白日,芸香三代继清风。
仙舟尚惜乖双美,綵服何由得尽同。
谁惮士龙多笑疾,美髭终类晋司空。
桂树一枝当白日,芸香三代继清风。
仙舟尚惜乖双美,綵服何由得尽同。
谁惮士龙多笑疾,美髭终类晋司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潼关:古代边关。弘农:古地名。
高飞:翱翔。
雁与鸿:大雁和鸿雁。
桂树:月桂,象征高洁。
白日:白天。
芸香:一种香草,象征清廉。
三代:连续几代。
清风:清廉之风。
仙舟:神话中的舟船,比喻理想或高尚的事物。
乖双美:不能同时拥有两样美好的事物。
綵服:彩色的衣服,比喻显赫的地位或华丽的生活。
尽同:完全相同。
士龙:人名,可能指嘲笑的对象。
笑疾:嘲笑。
美髭:美丽的胡须。
晋司空:晋代官职,司空,这里用来形容士龙的威望。
翻译
潼关连接着古老的弘农郡,大雁和鸿鸟在这里翱翔万里。月桂树上的一枝仿佛白天,芸香家族三代延续清廉之风。
仙舟尚且遗憾不能双美同行,彩色的服饰何时能全部相同。
谁会害怕士龙的嘲笑,他的美须终将如同晋代的司空一样受人尊敬。
鉴赏
潼关之地与古弘农相接,万里高飞的雁鸿在天际翱翔。桂树一枝挺立当空白日,芸香三代承袭着清风。仙舟中还珍惜那对美好的双桨,绣服又怎能得到尽与众同?谁会畏惧士龙的多次笑话,美髭终究类似晋朝司空图的风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潼关和弘农相连,万里长空中雁鸿飞翔,桂树挺立于白日之下,芸香承接清风。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如仙舟中的双桨、绣服都显得与众不同,这反映出诗人追求高洁脱俗的人生理想。士龙多笑疾,可能是对某种社会现象的隐喻,而美髭类似晋朝司空图,则是在赞扬一种不凡的气质和风度。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