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遣兴
清 · 周锡溥
长笛吹残鬓有丝,十年疏影汉南枝。
酒醒峡口闻猿处,秋老黄州梦鹤时。
细雨始知江路永,西风不觉客帆迟。
次山亭畔寒溪近,便拟拈椎问导师。
酒醒峡口闻猿处,秋老黄州梦鹤时。
细雨始知江路永,西风不觉客帆迟。
次山亭畔寒溪近,便拟拈椎问导师。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周锡溥的《武昌遣兴》描绘了诗人身处武昌的孤寂心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长笛吹残鬓有丝”以笛声引起对岁月的感叹,暗示诗人已届中年,鬓发斑白。接下来的“十年疏影汉南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远离故乡,漂泊异乡的孤独感,将自己比作汉南枝头孤独摇曳的影子。
“酒醒峡口闻猿处”通过酒醒后的峡口猿鸣,渲染出凄凉的秋意,寓示着诗人内心的落寞。而“秋老黄州梦鹤时”则借黄州的秋天和梦中的仙鹤,寄托对故乡和理想生活的怀念。
“细雨始知江路永”描绘了细雨中的漫长旅程,诗人意识到旅途的艰辛与漫长,暗含人生的无尽感慨。“西风不觉客帆迟”写西风吹过,却未能催促归舟,表现出诗人滞留他乡的无奈。
最后两句“次山亭畔寒溪近,便拟拈椎问导师”,诗人身处寒溪边的次山亭,想要向导师寻求解答,可能是在寻求精神上的慰藉或人生的方向,但又流露出一种迷茫和寻求解脱的意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