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交代赵寺丞乐语口号
宋末元初 · 牟巘
帝教云牧重云山,柱辄清朝玉立班。
八月星槎来海上,九天藜杖照人间。
烦公政事文章手,开此江山父老颜。
若到西湖应记取,明年此日看徵环。
八月星槎来海上,九天藜杖照人间。
烦公政事文章手,开此江山父老颜。
若到西湖应记取,明年此日看徵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帝教:皇帝的命令或教导。云牧:在云雾缭绕的山上放牧,比喻治理国家。
玉立班:形容官员们整齐有序的样子。
星槎:古代神话中的仙槎,此处指星辰般的船只。
藜杖:藜草做的拐杖,象征长寿或仙人。
江山:国家的领土和人民。
徵环:古代的一种圆形玉佩,象征美好的回忆或约定。
翻译
皇帝命令在重云山上放牧,官员们清晨整齐排列如玉立的班次。八月时分,如同星槎驶向海面,九天之上藜杖光芒照亮人间。
请您以政务和文章的手法,展现国家的繁荣,让百姓欢颜。
如果来到西湖,请记住这个日子,明年的此时再来欣赏美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宴会氛围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秩序与和谐美好的追求。
"帝教云牧重云山,柱辄清朝玉立班。" 这两句以宏伟壮丽的语言描绘了一场宴会的宏大背景,其中“帝教”暗示着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威与秩序,“云牧”则是对宴会举办地点的生动比喻,而“柱辄清朝玉立班”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庄重而纯洁的场景。
"八月星槎来海上,九天藜杖照人间。" 这两句通过对星辰与神异植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自然、祥和的气氛。“八月”指的是时节,“星槎”则是对夜空中繁星点点的美好描述;“九天藜杖”则是一种传说中的神物,它的出现象征着吉祥与福祉。
"烦公政事文章手,开此江山父老颜。"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乐的美好愿望。“烦公”指的是官府中的公正之士,“政事文章手”则形象地描绘了一位德才兼备的理想官员;“开此江山父老颜”则是对和谐社会状态的一种展望,希望通过良好的政治管理,让百姓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若到西湖应记取,明年此日看徵环。" 这两句则是一种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与寄托。“若到西湖”暗示着诗人对于未来的探索与展望,而“明年此日看徵环”则是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见证到一种循环往复、永恒不变的美好局面。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写,寄寓着诗人对于社会和谐与政治清明的理想追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生命之循环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