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至平望驿欲行阻风有怀吴中所知
明 · 梁以蘅
江云漠漠水迢迢,去越孤舟逐浪摇。
微月尚堪乘晚棹,回风故遣息寒桡。
正思吴地人方迩,为问枫桥路岂遥。
此夜客肠翻欲结,高栖几处莫吹箫。
微月尚堪乘晚棹,回风故遣息寒桡。
正思吴地人方迩,为问枫桥路岂遥。
此夜客肠翻欲结,高栖几处莫吹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平望驿停留,因风阻无法前行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首句“江云漠漠水迢迢”以辽阔的江面和弥漫的云雾起笔,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寂寥的氛围。接着,“去越孤舟逐浪摇”则将读者带入到诗人独自乘舟,随波逐流的场景中,孤独与漂泊之感油然而生。
“微月尚堪乘晚棹”一句,诗人借微弱的月光,描绘出晚归时分的景象,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期待。“回风故遣息寒桡”则通过自然界的风声,传递出一种安慰与温暖,仿佛是大自然在为诗人提供慰藉。
“正思吴地人方迩,为问枫桥路岂遥”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相聚的渴望。枫桥路,不仅是一条实际的路径,更象征着心灵相通的距离。诗人通过询问枫桥路是否遥远,表达了对相聚时刻的急切期盼。
最后,“此夜客肠翻欲结,高栖几处莫吹箫”两句,以客居异乡的愁绪收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在某个高雅之地,远离尘嚣,享受宁静,但又难以实现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远方的思念,也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