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邕倅寄佛面杖
宋 · 朱翌
自得闲居乐,欣闻隐具来。
杖头观佛面,掌内化龙才。
行变黄金色,依然满月开。
从今不妄出,留上妙高台。
杖头观佛面,掌内化龙才。
行变黄金色,依然满月开。
从今不妄出,留上妙高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自得:感到满足和快乐。闲居:悠闲的生活。
欣闻:高兴地听到。
隐具:隐士的礼物或来访。
杖头:手杖顶端。
佛面:佛像的面容。
掌内:手掌之中。
化龙:变化成龙。
黄金色:金色的光芒。
依然:依旧。
满月:圆满的月亮。
妄出:随意出门。
妙高台:美好的高处。
翻译
我深感闲居的乐趣,欣喜地迎接你的到来。手杖上显现佛的面容,手掌中蕴含化龙的神奇力量。
行走间散发出黄金般的光泽,如同满月般明亮。
从此不再随意外出,我要留在这个美妙的高台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乐在寂寞的生活状态。开篇“自得闲居乐,欣闻隐具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隐具"指的是隐居所需的物品,这里暗示了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
接着,“杖头观佛面,掌内化龙才”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描绘。“杖头观佛面”可能是比喻诗人在平静中观察自己内心世界,就像观赏佛像一样;“掌内化龙才”则显示了诗人内心的丰富和变化无穷,如同手掌中的水能变幻出龙形,意味着诗人的文采如龙飞腾。
下两句,“行变黄金色,依然满月开”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这里的“行变黄金色”可能指的是日光或云彩在天空中流动变化,如同黄金般耀眼;而“依然满月开”则是夜晚的明亮如同满月一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无时不刻的观察和欣赏。
最后,“从今不妄出,留上妙高台”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即从此之后不再轻易地踏入世俗纷争,而是选择留在这片超然物外的妙境之中。"妙高台"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高峰,是诗人渴望达到的理想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内心世界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超脱与宁静生活的愿望,以及他对个人修养和文学创作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