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子瞻习射
宋 · 苏辙
旧读兵书气已振,近传能射喜征鼖。
手随乐节宁论中,箭作鸱声不害文。
力薄仅能胜五斗,才高应自敌三军。
良家六郡传真法,马上今谁最出群。
手随乐节宁论中,箭作鸱声不害文。
力薄仅能胜五斗,才高应自敌三军。
良家六郡传真法,马上今谁最出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兵书:军事书籍。征鼖:征召入伍,鼖指古代的一种军鼓。
乐节:音乐的节奏。
鸱声:形容箭矢破空之声,如鹞鹰鸣叫。
五斗:古代容量单位,五石为一斗。
三军:古代军队分为上、中、下三军,这里泛指军队。
传真法:真实的技艺传承。
出群:超出众人,非常出色。
翻译
过去研读兵书已使我精神振奋,最近听说能射箭更让我欣喜若狂。随着音乐节奏挥动弓箭,哪管是否射中,只要旋律悠扬,不影响文雅风度。
我的力量虽弱,仅能战胜五石的斗量,但才华出众,自认为能匹敌整个军队。
出自良家的我传承真传箭术,如今骑在马上,谁能比得上我卓越出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闻子瞻习射》,通过对子瞻(苏轼)学习射箭的描述,展现了他不仅在军事策略上有深厚底蕴,而且射箭技艺高超,箭矢发出如鸱鸟鸣叫,却无损其文人风度。诗中提到苏轼的力量虽然不足以胜任重担,但他的才智足以匹敌三军,且他的射艺源自六郡真传,骑马射箭的技艺在当时无人能出其右。整体上,此诗赞扬了苏轼的多才多艺和独特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