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
唐 · 贾岛
峰前峰后寺新秋,绝顶高窗见沃洲。
人在定中闻蟋蟀,鹤从栖处挂猕猴。
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
心忆悬帆身未遂,谢公此地昔年游。
人在定中闻蟋蟀,鹤从栖处挂猕猴。
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
心忆悬帆身未遂,谢公此地昔年游。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峰前峰后:山峰的前后。寺:寺庙。
新秋:初秋时节。
沃洲:古代名胜地。
人:人。
定中:禅定状态。
闻:听见。
蟋蟀:秋天常见的昆虫。
鹤:白鹤。
栖处:栖息的地方。
挂:比喻飞翔的样子。
猕猴:一种猴子。
山钟:山中的钟声。
夜渡:夜晚渡过。
空江水:空旷的江面。
汀月:江边的月色。
古石楼:古老的石砌楼房。
心忆:心中怀念。
身未遂:身体未能实现。
谢公:指谢灵运,南朝诗人。
昔年游:过去曾经游览。
翻译
山峰前后寺庙迎来初秋,山顶高窗遥望沃洲景色。静坐禅定中听见蟋蟀鸣叫,白鹤从栖息地飞过像猕猴挂树。
夜晚山寺钟声穿越空荡江面,汀州月色使古老的石楼更显清冷。
心中怀念扬帆远行的愿望未能实现,当年谢公曾在此地游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山谷景象。开篇“峰前峰后寺新秋,绝顶高窗见沃洲”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勾勒出一座坐落在连绵山峦间的寺庙,它不仅拥有新鲜的秋意,更有着居高临下的优势,可以俯瞰远方的沃野。这里的“峰前峰后”营造了一种被群山环抱的深邃氛围,而“绝顶高窗”则透露出诗人对景观的细腻描绘。
接着,“人在定中闻蟋蟀,鹤从栖处挂猕猴”两句,以听觉和视觉交织出一幅生动画面。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聆听到蟋蟀的鸣叫声,而远处则有鹤立于栖息之所,猕猴在其旁边悬挂。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展现了自然界生灵和谐共生的美好。
第三联“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描绘了一幅深夜的山谷图景。山中的钟声在静谧的夜晚穿越空旷的江水,而远处的月光照亮了古老石楼。这两句通过对自然之声音响和视觉之美的描述,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灵魂得以净化的意境。
最后,“心忆悬帆身未遂,谢公此地昔年游”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旅行的怀念。这里的“悬帆”暗示着远行的愿望,但“身未遂”则表现出一种未能实现的遗憾。而“谢公此地昔年游”则是诗人将自己当前所处之地与往日游历中的某位贵人(谢公)联系起来,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以及深厚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