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宫习仪回道中口占一首
明 · 吴俨
翠华前日出,戎辂几时还。
绵蕞依穷塞,嵩呼出远山。
云迷青琐闼,月照玉门关。
汉槛嶙峋在,凭谁许一攀。
绵蕞依穷塞,嵩呼出远山。
云迷青琐闼,月照玉门关。
汉槛嶙峋在,凭谁许一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出行的宏大场面与归途的感慨。首句“翠华前日出”,翠华指的是古代帝王出行时所乘的华丽车驾,这里以“翠华”象征皇帝,点明了皇帝出行的场景。“戎辂几时还”,戎辂指战车,此处暗示皇帝出行可能涉及军事行动,表达了对皇帝何时能平安返回的关切。
接着,“绵蕞依穷塞,嵩呼出远山。”绵蕞是形容边疆的连绵不绝,穷塞则是指偏远的边塞之地,嵩呼则是一种古代仪式中的高呼之声,这里用来形容皇帝出行时的盛大场面。这两句通过边塞的辽阔与嵩呼的壮观,展现了皇帝出行的宏大气势。
“云迷青琐闼,月照玉门关。”青琐闼是皇宫内的一种装饰,这里借指皇宫,而玉门关则是古代边防要塞之一,这两句通过云雾缭绕的皇宫与明亮月光下的玉门关,对比展示了皇帝出行的辉煌与归途的静谧。
最后,“汉槛嶙峋在,凭谁许一攀。”汉槛是指汉朝的石栏杆,这里借指历史与传统,表达了一种对历史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在此处发问,谁能为这历史的遗迹留下一记呢?表达了对国家兴衰与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皇帝出行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其背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