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过王安之所居不谒以诗寄之
宋 · 司马光
万木含凉雨,驱马有馀清。
长街带短芜,旧潦骈新蓱。
高斋彼谁居,雅尚推名卿。
污亭虽地卑,蹑屐未妨行。
野服踞藜床,萧散临前楹。
纂纂枣林繁,欣欣药畹荣。
过门不敢叩,自视惭冠缨。
长街带短芜,旧潦骈新蓱。
高斋彼谁居,雅尚推名卿。
污亭虽地卑,蹑屐未妨行。
野服踞藜床,萧散临前楹。
纂纂枣林繁,欣欣药畹荣。
过门不敢叩,自视惭冠缨。
注释
万木:众多树木。驱马:策马前行。
馀清:剩余的清凉之意。
长街:宽敞的街道。
潦:积水。
蓱:浮萍。
高斋:高大的书斋。
雅尚:高尚的风尚。
污亭:简陋的亭子。
藜床:用藜编织的床。
纂纂:形容果实累累。
药畹:种植药物的田地。
过门:路过门口。
惭冠缨:对自己身为官员感到惭愧。
翻译
万木在秋雨中带着清凉,策马而行感到格外清爽。长长的街道两旁杂草丛生,积水与新生的浮萍相伴。
那高高的书斋里住着何人?高尚的风雅崇尚归于知名人士。
虽然污秽的小亭位置低洼,但穿着草鞋行走并无妨碍。
身着野服坐在藜木床上,闲适地面对屋前的栏杆。
枣树林繁茂,药园生机勃勃,一片繁荣景象。
路过此处不敢打扰,看着自己觉得愧对身上的官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细雨中经过朋友王安住宅前,虽然没有进入拜访,却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敬仰之情。诗中的意境淡雅,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万木含凉雨,驱马有馀清。”这两句勾勒出一个雨中行走的情景,万物皆被细雨润湿,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扑面而来。同时,诗人驾马前行,给人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
“长街带短芜,旧潦骈新蓱。”这里描写的是街道两旁杂草丛生,雨水汇聚成小溪流淌的情景,显示出一个宁静而又略显荒凉的环境。
“高斋彼谁居,雅尚推名卿。”诗人提到一座高耸的书房,不禁想起了居住其中的朋友王安,他崇尚高洁的品格和学问。通过“雅尚”二字,可见诗人对友人的深切赞赏。
“污亭虽地卑,蹑屐未妨行。”即便是环境不佳的小亭,也不会阻碍诗人前行的脚步,这里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野服踞藜床,萧散临前楹。”诗人穿着简单的衣裳,坐在草丛之中,对着门前的横木(即楹)发呆,给人一种悠闲自得的感觉。
“纂纂枣林繁,欣欣药畹荣。”这两句描绘了一片繁茂的枣树林和药材种植的地方,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过门不敢叩,自视惭冠缨。”诗人虽然没有停下来叩响朋友之门,但内心却感到一种对不起朋友的愧疚,这份情谊通过“自视”二字得以体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意,以及他自己对于生活态度的独到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