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其八)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黄金自吴来,精者十三倒。
上官争买时,白银不言好。
上官争买时,白银不言好。
鉴赏
这首诗《民谣(其八)》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社会中关于黄金与白银价值交换的现象。
“黄金自吴来,精者十三倒。” 开篇以“黄金自吴来”点出黄金的来源,暗示其珍贵和稀缺性。“精者十三倒”则形象地描述了黄金的高纯度,以及在交易中的重要地位。这里的“倒”字,可能是指黄金经过多次提炼后的纯净程度,强调了黄金的高品质。
“上官争买时,白银不言好。” 后两句则转向了白银的对比。在官府或权贵阶层争夺购买黄金的时候,白银的价值似乎被忽视了,没有得到同等的关注和评价。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不同货币价值的差异,以及权力阶层对资源分配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黄金与白银在特定社会情境下的价值体现,揭示了当时社会经济结构和价值观念的一些侧面,展现了屈大均对于社会现象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