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启晦百牛图
三时有暇日,放牛满郊坰。
依依芳树阴,萋萋烟草青。
野龁恣所往,爱此风日晴。
远坡每群趋,空原时独行。
前溪足新雨,牵饮上流清。
牛性日已驯,牧閒无所营。
捲芦作短笛,吟杂童讴声。
相将晚来归,月色孤村明。
以兹乐生事,外物焉足婴。
别来几春秋,石田想榛荆。
维鱼每入梦,彷佛东皋平。
披图见犍犊,蔽野何纵横。
吟望夕阳山,因之发遐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回忆其在东山农耕生活的场景,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宁静与和谐。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夫与牛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
首句“昔我东山居,荷锄事农耕”开篇即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主人公的身份——一位在东山从事农耕的农夫。接着,“三时有暇日,放牛满郊坰”描述了农夫在农闲时节放牛的情景,牛群遍布广阔的郊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依依芳树阴,萋萋烟草青”两句,通过树木的绿荫和青草的茂盛,营造出一片宁静而祥和的自然环境。“野龁恣所往,爱此风日晴”则表达了农夫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他随心所欲地在田野间游走,享受着晴朗的天气带来的愉悦。
“远坡每群趋,空原时独行”描绘了牛群在广阔原野上的活动,既有集体行动的场景,也有独自漫步的时刻,展现出牛群生活的多样性和自由度。“前溪足新雨,牵饮上流清”则通过雨水和清澈的溪水,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纯净与美好。
“牛性日已驯,牧閒无所营”表现了农夫与牛之间逐渐建立起来的信任与默契,即使在休息时也无需过多操心。“捲芦作短笛,吟杂童讴声”描绘了农夫利用芦苇自制短笛,与孩子们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乐趣的画面。
“相将晚来归,月色孤村明”描绘了农夫与牛群一同返回村庄的温馨场景,月光下的村庄显得格外明亮,充满了家的温暖。“以兹乐生事,外物焉足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快乐生活的向往,认为外界的纷扰不值得挂怀。
最后,“别来几春秋,石田想榛荆”表达了诗人离开农耕生活后的思念之情,曾经熟悉的石田如今可能已经荒芜。“维鱼每入梦,彷佛东皋平”则通过梦境中的鱼儿,再次勾起了对东山生活的回忆。“披图见犍犊,蔽野何纵横”描绘了诗人看到画中的牛群时的感慨,它们在广阔的田野上纵横驰骋。“吟望夕阳山,因之发遐情”则以夕阳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深深怀念和对远方的无限遐想。
整首诗通过对农耕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以及诗人对简单而快乐生活的向往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