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许奉祠子中兄重寄臣字韵诗再次韵
宋 · 周必大
迂儒岂足助维新,日奉威颜谢主臣。
可罢本非缘一事,致疑初不怨三人。
弟兄有禄供温饱,畎亩何阶答圣神。
此去读书真事业,向来正字误根银。
可罢本非缘一事,致疑初不怨三人。
弟兄有禄供温饱,畎亩何阶答圣神。
此去读书真事业,向来正字误根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迂儒:指迂腐的读书人。维新:改革或革新。
威颜:君主的威严容颜。
主臣:臣子对君主的尊称。
缘一事:因为某一件事。
致疑:引起怀疑。
初不怨:起初并不怨恨。
弟兄有禄:兄弟们有俸禄。
温饱: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圣神:泛指天地神明。
读书真事业:专心致志于读书是真正的事业。
正字误根银:误以为正字(古代货币单位)价值很高。
翻译
迂腐之人怎能推动革新,每日侍奉君主如同臣仆即使被罢免并非因一事,引起怀疑也非怪罪三人
兄弟们有俸禄足以温饱,对于天地神明如何回报
从此专心读书便是正业,以往误以为正字值银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周必大的作品,题为《恩许奉祠子中兄重寄臣字韵诗再次韵》。诗人以自谦和感激的口吻表达了对朝廷恩典的理解与回应。首句“迂儒岂足助维新”表明自己虽为儒生,但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可能不足以推动革新,暗示了谦逊和自知之明。
“日奉威颜谢主臣”表达了对皇帝和朝廷的尊敬,每日侍奉不敢懈怠,对君臣关系的忠诚。接下来,“可罢本非缘一事”暗示自己接受奉祠(闲职)并非因个人过失,而是出于对朝廷安排的认同。
“致疑初不怨三人”进一步强调,即使有人对自己有所误解或怀疑,诗人也不会因此而怨恨任何人,表现出宽广的胸襟和淡泊名利的态度。接着,诗人提到家庭的温饱依靠兄弟们的俸禄,表达对家族亲情的珍视和对国家给予的物质支持的感激。
“畎亩何阶答圣神”表达了对皇恩浩荡的无以回报,只能在田间耕作,以实际行动表示敬意。最后两句“此去读书真事业,向来正字误根银”则点出,诗人将专心读书视为真正的事业,同时反思过去可能因为校对文字的疏忽而产生的错误,以此作为自我警醒和改进。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朝廷的忠诚,又有对个人职责的认识,体现了儒家士大夫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