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陈仲甫挟书游甫里赏析

送陈仲甫挟书游甫里

宋 · 连文凤
西风客影鬓毛苍,此去携琴又一方。
欲向书中消日月,何妨篱下寄文章。
于今蜀道无平地,到处并州即故乡。
茶灶笔床犹在否,烦君移棹问沧浪。

拼音版原文

西fēngyǐngbìnmáocāngxiéqínyòufāng

xiàngshūzhōngxiāoyuèfángxiàwénzhāng

jīnshǔdàopíngdàochùbìngzhōuxiāng

cházàochuángyóuzàifǒufánjūnzhàowèncānglàng

注释

西风:秋风。
客影:行人的身影。
鬓毛苍:头发斑白,形容年老。
携琴:携带乐器。
书中消日月:在书卷中度过时光。
篱下:篱笆边,田园生活。
蜀道:古代四川的道路,艰险难行。
并州:古地名,这里泛指故乡。
茶灶:煮茶的炉灶。
笔床:写字的桌子。
沧浪:河流名,这里可能象征着远方或隐居之地。

翻译

秋风吹过,行人的影子显得头发斑白,这次出行又要带着琴去另一个地方。
想要在书卷中度过时光,不妨在篱笆下写写文章,寄托心情。
如今的蜀道再无平坦之地,每个并州都成了我的故乡。
那煮茶的炉灶和写字的桌椅还在吗?劳烦你划船前往沧浪河边询问一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连文凤所作的《送陈仲甫挟书游甫里》。诗人以西风中远行的友人陈仲甫为背景,描绘了他的形象和行程。"西风客影鬓毛苍"一句,通过秋风中的白发形象,展现出陈仲甫年岁已高,却依然携书远行的坚韧与决心。

"此去携琴又一方"进一步点明了陈仲甫不仅带书,还带着琴,暗示他此行不仅是学术之旅,也有着艺术追求。"欲向书中消日月"表达了对陈仲甫在旅途中借读书来打发时光的期待,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时间的珍视。

"何妨篱下寄文章"则鼓励陈仲甫在旅途间,即使身处简陋之处,也能通过写作来寄托情感,展现其乐观的人生态度。接下来的诗句"于今蜀道无平地,到处并州即故乡",表达了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深厚,认为无论何处,只要有朋友的地方就是故乡。

最后,诗人关心地询问友人家中是否还有当初的茶灶笔床,希望他能顺路探访,表达了对陈仲甫生活的关切和对旧物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友情的深情寄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