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晚得女真真又曾孙女金华皆再周而殇葬塔院后今春焚化用前韵赋诗谨和
宋 · 洪咨夔
窣波影里诵陀伽,古佛灯笼护绛纱。
智慧竭罗虽正果,慈悲妙善亦空花。
怕寒婉娈初拳蕨,望雨醒松细舌茶。
节物感人还自解,有儿何用女当家。
智慧竭罗虽正果,慈悲妙善亦空花。
怕寒婉娈初拳蕨,望雨醒松细舌茶。
节物感人还自解,有儿何用女当家。
注释
窣波影:光影摇曳。诵陀伽:诵读经文。
古佛:古老的佛像。
灯笼:手持的灯笼。
绛纱:红色的纱幕。
竭罗:智慧的法门。
正果:正道。
慈悲:慈悲。
空花:虚幻如花。
怕寒婉娈:怕冷的小蕨。
初拳蕨:刚舒展的蕨类。
醒松:期待雨水的松树。
细舌茶:细细品味的茶。
节物感人:季节的景色触动人心。
自解:各自承担。
有儿何用:无需忧虑儿女。
女当家:女儿也能承担家务。
翻译
在光影摇曳中诵读陀伽经,古老的佛像手持灯笼照亮红纱。虽然智慧的竭罗法门是正道,但慈悲的妙善也是虚幻如花。
怕冷的小蕨刚舒展拳脚,期待雨水的松树细细品尝茶香。
季节的景色触动人心,无需忧虑,儿女双全各自承担家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以佛教题材和家庭感慨为背景。首句“窣波影里诵陀伽”描绘了在佛塔阴影下诵经的场景,体现了对佛法的虔诚。次句“古佛灯笼护绛纱”则运用比喻,将古佛比作灯笼,象征着智慧与慈悲的守护。
诗中提到“智慧竭罗虽正果,慈悲妙善亦空花”,表达了对世间一切事物如正果与慈悲的认识,认为即使再美好,也如同空幻的花朵,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
“怕寒婉娈初拳蕨,望雨醒松细舌茶”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写出了对女儿的疼爱和对生活琐事的关注,如女儿怕冷蜷缩如蕨,期待下雨时为松树烹茶。
最后,“节物感人还自解,有儿何用女当家”这两句,诗人感慨季节更迭自然触动人心,暗示人生无常,有儿女并不意味着必须由女子承担家庭责任,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命运的淡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佛教哲理与家庭情感,展现了诗人的人生观和对世事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