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野亭
宋 · 陶弼
二纪看花瘴雾中,野园今日又东风。
人心有感时时别,春色无私处处同。
长笛一声诸曲尽,巨觥双饮百愁空。
风清水暖群鱼上,谁向荆溪占钓筒。
人心有感时时别,春色无私处处同。
长笛一声诸曲尽,巨觥双饮百愁空。
风清水暖群鱼上,谁向荆溪占钓筒。
注释
二纪:二十年。瘴雾:热带或山地湿热地区特有的疾病和恶劣气候。
野园:野外的花园。
东风:春季的风,象征新生和希望。
人心有感:人的内心感受。
春色无私:春天的美景对所有人开放,没有偏爱。
长笛:中国传统乐器。
巨觥:大酒杯。
荆溪:地名,可能指某个有溪流的地方。
钓筒:钓鱼用的竹筒,代指钓鱼活动。
翻译
二十年来在瘴气缭绕的花丛中度过,今日野外花园又吹起了春风。人们心中总有离别的感触,但春天的景色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无偏无私。
长笛吹响,所有的曲子都随之结束,举杯对饮,所有的忧愁仿佛都消散了。
风清水暖,鱼儿纷纷跃出水面,又有谁能在这荆溪边独占钓鱼的乐趣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陶弼的《春野亭》,描绘了诗人历经两年瘴雾环境后,在春天野外亭子中感受到的景象。首联"二纪看花瘴雾中,野园今日又东风",诗人回忆过去在南方热带湿热之地看花度日,如今春风又吹过野园,暗示着时序变迁和生活的回归。
颔联"人心有感时时别,春色无私处处同",表达了诗人对人事无常的感慨,以及春天不论何处都同样给予生机与温暖的情感。这里以春色的无私反衬人生的离别之苦。
颈联"长笛一声诸曲尽,巨觥双饮百愁空",通过长笛声和豪饮的动作,诗人试图借音乐和酒来排解心中的愁绪,笛声一响,所有的哀愁仿佛随着乐曲消散。
尾联"风清水暖群鱼上,谁向荆溪占钓筒",画面转为宁静,清风拂面,溪水温暖,群鱼跃出水面,诗人想象自己在荆溪垂钓,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对当下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