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登子城新楼遍至西园池亭赏析

登子城新楼遍至西园池亭

宋 · 陆游
狂夫无计奈狂何,何况登临逸兴多。
千叠雪山连滴博,一支春水入摩诃。
吟馀骑省霜侵鬓,钓罢玄真雨满蓑。
逐虏榆关期尚远,不妨随处得婆娑。

拼音版原文

kuángnàikuángdēnglínxīngduō

qiāndiéxuěshānliánzhīchūnshuǐ

yínshěngshuāngqīnbìndiàoxuánzhēnmǎnsuō

zhúguānshàngyuǎnfángsuíchùsuō

注释

狂夫:指行为不受约束、放纵不羁的人。
逸兴:超脱世俗的兴趣或闲情逸致。
雪山连滴博:形容雪山之低矮,比喻其微小。
摩诃:梵语,意为广大,此处指大湖或大海。
吟馀:吟咏完毕之后。
霜侵鬓:秋霜侵染鬓发,象征岁月流逝。
玄真:道教中的仙人名,这里泛指自然。
雨满蓑:雨打湿了蓑衣,形象描绘出钓鱼者的生活。
榆关:古代边关,此处可能指长城沿线。
婆娑:悠闲自得的样子。

翻译

无法控制的狂人又能怎么办呢,更何况他本来就喜好登高游览。
连绵的雪山像滴水般低矮,春水却注入了广阔的摩诃池塘。
吟诗完毕后,他在官署中感受到秋霜侵袭鬓发,钓鱼归来时全身都被玄真雨打湿了蓑衣。
追逐敌人的目标还很遥远,不妨在任何一处享受生活的乐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登子城新楼遍至西园池亭》,通过对新楼登高、游赏西园池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闲适的生活情趣。首句“狂夫无计奈狂何”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狂放不拘,无法自控的情感。接着,“何况登临逸兴多”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豪情逸致。

“千叠雪山连滴博,一支春水入摩诃”运用夸张手法,将雪山比喻为连绵不断,春水则注入宏大的摩诃(可能指湖或大海),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也寓含着诗人内心的宽广胸怀。

“吟馀骑省霜侵鬓,钓罢玄真雨满蓑”写诗人吟诗作赋后,白发沾霜,钓鱼归来时雨湿蓑衣,流露出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最后两句“逐虏榆关期尚远,不妨随处得婆娑”表达了诗人虽然有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但目前战事遥远,只能在眼前美景中自我陶醉,享受生活。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豪放的意气,又有深沉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