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江行大雨水涨四首(其三)赏析

江行大雨水涨四首(其三)

宋末元初 · 方回
踏竿倒挂似飞猱,水长船行拂树梢。
忽讶平途成峻濑,更怜危石没深涛。

注释

踏竿:踩着竿子。
飞猱:像飞的猿猴。
水长:水面漫长。
船行:船只行驶。
拂树梢:轻轻掠过树梢。
平途:原本平坦的路。
峻濑:急流的溪流。
危石:危险的石头。
深涛:深深的海浪。

翻译

他像敏捷的猴子倒挂在竿上,船只在水面滑行,几乎擦过树梢。
忽然间,平静的旅途变得湍急,险峻的石头沉入深深的波涛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汹涌澎湃的江景图。"踏竿倒挂似飞猱,水长船行拂树梢"一句中,“踏竿”指的是竹篙插入水中的样子,而“倒挂”则形象地描绘了竹叶在水面上的倒悬状,“似飞猱”则是将这种倒挂的竹叶比喻为飞猱,增添了一种动感。"水长船行拂树梢"则展现了江水上船只航行的情景,船与岸边的树木几乎可以触碰,显示出水位的高涨。

接下来的"忽讶平途成峻濑,更怜危石没深涛"一句中,“忽讶”表达了诗人对于江水突然变化的惊讶,而“平途成峻濑”则形容原本平坦的地方因水涨而变得险峻。"更怜危石没深涛"一句中的“更怜”表明诗人的同情和担忧,"危石没深涛"则是对那些被汹涌的江水吞没的岩石的描写,增添了一种悲凉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江水暴涨带来的变化与威胁,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