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武侯故里赏析

武侯故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萧条故里在沂城,再造人高一代名。
汉有兴王名士出,天因讨贼伏龙生。
锦官虎据三分小,羽扇鹰扬六出轻。
忠孝最光绵竹战,宗臣真不坠家声。

鉴赏

这首诗《武侯故里》由明末清初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武侯(诸葛亮)故里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首联“萧条故里在沂城,再造人高一代名”,开篇即点明了武侯故里的荒凉与宁静,同时赞誉诸葛亮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更在后人心中树立了一座崇高的丰碑。

颔联“汉有兴王名士出,天因讨贼伏龙生”,通过对比汉代的兴盛与诸葛亮的诞生,强调了诸葛亮作为名士的非凡之处,以及他为平定叛乱而生的使命,体现了诸葛亮在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颈联“锦官虎据三分小,羽扇鹰扬六出轻”,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成都(锦官城)的险要地势和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锦官城虽小,却如虎踞一般,而诸葛亮手持羽扇,指挥若定,如同鹰击长空,展现了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与勇气。

尾联“忠孝最光绵竹战,宗臣真不坠家声”,总结了诸葛亮在绵竹之战中的英勇表现,以及他对忠孝的坚守,彰显了他作为宗臣的高尚品质,不愧是诸葛亮家族的骄傲。

整首诗通过对武侯故里的描绘,以及对诸葛亮一生事迹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刻敬仰和对其精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