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青阳士友
宋 · 王遂
离红百颗橘千头,何似南枝雪未收。
国为和羹思是晏,士因止渴忆兴周。
笑谈谷口终当隐,出处胸中要熟筹。
夜月九华浮动处,痴顽宁复照斋丘。
国为和羹思是晏,士因止渴忆兴周。
笑谈谷口终当隐,出处胸中要熟筹。
夜月九华浮动处,痴顽宁复照斋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离:离开。红:红色。
橘:橘子。
何似:哪里比得上。
南枝:南方的树枝。
雪未收:积雪未消。
国:国家。
和羹:调和的羹汤,比喻和平。
思:思考。
是:这。
晏:晏婴,春秋时期齐国贤相,以和为贵。
士:读书人。
止渴:解渴,比喻渴望。
忆:回忆。
兴周:振兴周朝,比喻复兴。
笑谈:谈笑之间。
谷口:山谷入口。
终当:最终会。
隐:隐居。
出处:出仕与隐退。
胸中:心中。
熟筹:深思熟虑。
夜月:夜晚的月亮。
九华:九华山,地名。
浮动:飘动。
痴顽:愚顽。
宁复:岂能再。
照:照耀。
斋丘:斋堂前的小山丘。
翻译
满树红橘千颗繁,犹如南枝雪未融。国家期待和平如晏,士人渴求复兴如周。
谈笑间谷口归隐心定,进退之事需深思熟虑。
夜晚月光洒在九华山,痴顽之人何处再照我斋前丘壑。
鉴赏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淡远,是一首表达隐居情怀的作品。开篇“离红百颗橘千头,何似南枝雪未收”两句,以春日果实和未融雪相比较喻,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而又静谧宁致的景象,暗示诗人对现世功名利禄的淡然。
“国为和羹思是晏,士因止渴忆兴周”两句则表达了国家太平之时,对于士人的期望与追求。这里的“和羹”指的是古代祭祀天地、社稷的盛大典礼,象征国泰民安;而士人对“止渴”的追求,则是比喻他们对精神寄托之所,表达了诗人对于士人的高尚理想。
接着,“笑谈谷口终当隐”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归隐山林的向往和决心。这里的“谷口”,常常象征着隐逸之地,而“终当隐”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超脱尘世、寻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出处胸中要熟筹”一句,表明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深思熟虑和准备。这里的“出处”,可能指的是隐居之地,也可以理解为未来的人生道路;而“胸中要熟筹”,则是表现出诗人的慎重与自信。
最后,“夜月九华浮动处,痴顽宁复照斋丘”两句,以清冷的夜色和流动的山月作为背景,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心灵宁静的状态。“痴顽”,在此意指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不屑一顾;“九华浮动处”、“照斋丘”,则是对隐居生活中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清净与安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淡漠,以及对归隐山林、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