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西湖怀曹大参学佺
兰舟曾泛泛,春鸟正喈喈。
几访孤山隐,常持净寺斋。
苦吟花阁晓,泊月柳桥佳。
此别经三载,闻官进两阶。
旌骖临蜀道,宾客散秦淮。
出祖龙江日,嗟余不克偕。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兆的《过西湖怀曹大参学佺》描绘了诗人对昔日与友人曹大参在西湖共游的美好回忆。首联“每忆同游处,凄然起旧怀”直接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如今独自回想时的感伤情绪。
颔联“兰舟曾泛泛,春鸟正喈喈”通过“兰舟”和“春鸟”的意象,再现了西湖春天的美景和与友人共享的欢乐时光。"泛泛"和"喈喈"的叠词使用,增添了音韵美,也强化了当时的和谐氛围。
颈联“几访孤山隐,常持净寺斋”进一步回忆了他们探访名胜和修行静思的生活,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精神追求的共同点。
尾联“苦吟花阁晓,泊月柳桥佳”描述了诗人清晨在花阁中苦吟的情景,以及夜晚在柳桥边泊船的宁静画面,这些都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最后两句“此别经三载,闻官进两阶”,表达了分别已三年,而友人仕途升迁的事实,既有对友人成就的欣慰,也有自己未能同行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和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词语解释
宾客的意思:[释义](名)客人(总称)。 [构成]并列式:宾+客 [例句]大宴宾客。(作宾语)宾客寥寥无几。(作主语)...
不克的意思:[释义](动)不能(多指能力薄弱,不能做到)。 [构成]偏正式:不〔克 [例句]不克自拔。(作谓语)...
出祖的意思:(1).古人外出时祭路神。《诗·大雅·韩奕》:“ 韩侯 出祖,出宿于 屠 。” 孔颖达 疏:“言 韩侯 出京师之门,为祖道之祭。”《晋书·谢安传》:“帝出祖於 西池 ,献觴赋诗焉。”(2).引申为饯行送别。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史入秦》诗:“列将咸出祖,英寮惜分离。” 唐 岑参 《送费子归武昌》诗:“高秋八月归 南楚 ,东门一壶聊出祖。” 宋 梅尧臣 《乙酉六月二十一日予应辟许昌京师内外之亲各携肴酒送我明日作诗以寄焉》:“今朝谁出祖,亲戚持尊罍。”...
泛泛的意思:[释义](形)不深入。 [构成]重叠式 [例句]泛泛之论。(作定语)...
孤山的意思:山名。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中,孤峰独耸,秀丽清幽。 宋 林逋 曾隐居于此,喜种梅养鹤,世称 孤山处士 。 孤山 北麓有 放鹤亭 和梅林。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二》:“ 林逋 隐居 杭州 孤山 ,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復入笼中。” 宋 林逋 《宿姑苏净惠大师院》诗:“ 孤山 猿鸟 西湖 上,懒对寒灯咏《式微》。” 清 赵翼 《寓西湖十日杂记以诗》:“ 孤山 好林馆,丹碧隐青涟。” 清 秋瑾 《梅十章》之九:“ 孤山 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 郭沫若 《瓶》诗之四:...
喈喈的意思:◎ 喈喈 jiējiē(1) [harmonic]∶和洽钟鼓喈喈。——《诗·小雅·钟鼓》(2) [chirp]∶禽鸟鸣声(3) [ringing]∶形容钟声、铃声等...
苦吟的意思:反复吟咏,苦心推敲。言做诗极为认真。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苦吟》:“ 孟浩然 眉毫尽落, 裴祐 袖手,衣袖至穿, 王维 至走入醋瓮,皆苦吟者也。” 宋 梅尧臣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苦吟三十年,所获唯巾幗。”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二:“可见天地间景物无所不有,苦吟者亦描写不尽耳。” 王朝闻 《艺术创作有特殊规律》二:“苦吟的诗人所以感到苦中有乐,从根本上说,仍然是生活实践给他提供了足以充分发挥创作的创造性的现实根据。”...
兰舟的意思:◎ 兰舟 lánzhōu[boat] 木兰木制造的船。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对船的美称...
两阶的意思:(1).宫廷的东、西阶梯。主人走东阶,客人走西阶。《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 孔 传:“干,楯;羽,翳也。皆舞者所执。修阐文教,舞文舞於宾主阶间,抑武事。” 唐 王维 《兵部起请露布文》:“武功则我有七德,文教则舞于两阶。”(2).犹言君臣。《旧唐书·宪宗纪下》:“今 淮西 一道,未达朝经,擅自继袭,肆行寇掠。将士等迫於受制,非是本心。思去三面之罗,庶遵两阶之义。”...
柳桥的意思:柳荫下的桥。古代常折柳赠别,因泛指送别之处。 唐 白居易 《开成二年三月三日奉十二韵以献》:“柳桥晴有絮,沙路润无泥。” 宋 张先 《江南柳》词:“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元 任昱 《红绣鞋·湖上》曲:“随人松岭月,醒酒柳桥风。”...
凄然的意思:◎ 凄然 qīrán(1) [cold]∶寒凉萧瑟凄然的晚秋(2) [in shadness]∶凄凉悲伤凄然泪下...
秦淮的意思:河名。流经 南京 ,是 南京市 名胜之一。相传 秦始皇 南巡至 龙藏浦 ,发现有王气,于是凿 方山 ,断长垄为渎入于 江 ,以泄王气,故名 秦淮 。 唐 杜牧 《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 秦淮 近酒家。” 南唐 李煜 《浪淘沙》词:“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 秦淮 。” 元 傅若金 《金陵晚眺》诗:“城下 秦淮 水,年年自落潮。”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既是这等,且到 秦淮 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趣!” 清 戴名世 《种树说》:“顷余侨居 秦淮 之上,而城之西北多有间旷之地,居民...
山隐的意思:(1).隐居。《法苑珠林》卷二二:“ 唐 循州 东北 兴寧县 灵龕寺 ……古传云: 晋 时北僧在此山隐。” 唐 独孤及 《送阳翟张主簿之任》诗:“作吏同山隐,知君处剧闲。”(2). 山隐居 的略称。传说 春秋 时 吴国 的隐士。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披《灵寳》而知 山隐 ,因折俎而説专车。”《云笈七籤》卷三引《灵宝纪》:“ 吴王 闔閭 时,王出游 包山 ,见一人在山中,问曰:‘汝是何人?’答曰:‘我姓 山 名 隐居 ……童謡云: 吴王 出游观 震湖 , 龙威丈人 山隐居 ,北上 包山...
蜀道的意思:蜀 中的道路。亦泛指 蜀 地。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 道之难难於上青天!” 唐 温庭筠 《过华清宫二十二韵》:“早梅悲 蜀 道,高树隔 昭 丘。”《隶续·汉建平郫县碑》 宋 洪适 释:“右《建平郫县碑》二十九字。 建平 者, 哀帝 之纪年,其五年已改为 元寿 矣……殆 蜀 道未知改元尔。”《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修 谓 松 曰:‘ 蜀 道崎嶇,远来劳苦。’” 陈毅 《咏三峡》:“ 蜀 道真如天, 江 行万山间。”...
同游的意思:见“ 同游 ”。亦作“ 同游 ”。1.互相交往。《国语·齐语》:“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荀子·法行》:“ 曾子 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这两位先生同里,少同学,长同游,壮同事。”(2).一同游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王东亭 作 宣武 主簿,尝春月与 石头 兄弟乘马出郊,时彦同游者连鑣俱进。”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 平伯 同游 秦淮河 。”(3).指同游者;同伴。 唐 ...
游处的意思:(1).出游和家居。借指相处,波此生活在一起。 汉 祢衡 《鹦鹉赋》:“感平生之游处,若壎篪之相须。”《南史·虞寄传》:“ 衡阳王 既出閤,须得一人旦夕游处,兼掌书记,宜求宿士有行业者。”(2).交游;来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二王好佛》:“ 王右丞 兄弟好佛,多与名僧游处。” 子虚子 《湘事记·军事篇一》:“﹝ 陈作新 ﹞颇工铁笔篆刻,摹 汉 印,因得与学界游处。”犹游憩。 晋 潘岳 《秋兴赋》:“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紈綺之士,此焉游处。” 唐 怀素 《自叙》:“今礼部侍...
祖龙的意思:(1).指 秦始皇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秋,使者从 关 东夜过 华阴 平舒道 ,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 滈池君 。’因言曰:‘今年 祖龙 死。’” 裴駰 集解引 苏林 曰:“祖,始也;龙,人君象。谓 始皇 也。” 唐 胡曾 《咏史诗·东海》:“自是 祖龙 先下世,不关无路到 蓬莱 。” 明 许时泉 《武陵春》:“只弄得 上蔡门 兔犬酸心, 望夷宫 马鹿攒眉,鲍鱼车风动 祖龙 归,四海内干戈鼎沸。” 清 梁佩兰 《易水行》:“ 荆卿 不得刺 秦王 , 无且 在殿提药囊,为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