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得湖帆和章,夜不能寐,因和
强名聊自赋愔愔。
弦孤剩感音难和,烛烬宁期泪已深。
帘影暗,漏声沈。
醉乡何地足幽寻。
虚堂苦忆前宵雨,难喻枯荷永夜心。
词语解释
不任的意思:(1).不能忍受;不能胜任。《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寿》:“ 操 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捨。’” 唐 韩愈 《复志赋》:“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2).犹不胜,表示程度极深。 南朝 梁 沉约 《谢赐甘露启》:“慈旨曲洽,颁此祥賚,不任欣荷,谨以啟事谢以闻。” 唐 韩愈 《答魏博田仆射书》:“即日 愈 蒙免,蒙恩改职事,不任感惧。”...
感音的意思:闻音乐而兴感。 晋 向秀 《思旧赋序》:“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
感音的意思:闻音乐而兴感。 晋 向秀 《思旧赋序》:“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
焦尾的意思:见“ 焦尾琴 ”。...
枯荷的意思:指枯萎的荷叶。 唐 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宋 梅尧臣 《河南张应之东斋》诗:“至今寒窗风,静送枯荷雨。” 明 刘基 《郁离子·枯荷履雪》:“ 郁离子 见披枯荷而履雪者,惻然而悲,涓然而泣之沾其袖。”...
漏声的意思:铜壶滴漏之声。 唐 杜甫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宋 苏轼 《寒食夜》诗:“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鞦韆影半斜。” 清 谭嗣同 《和仙槎除夕感怀》之四:“有约闻鷄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前宵的意思:(1).前一天晚上。 唐 侯道华 《题院》诗:“前宵盗喫却,今日碧空飞。”(2).喻事物即将出现的时刻。 郭沫若 《战取》诗:“朋友,你以为目前过于混沌了吗?这是新社会快要诞生的前宵。”...
强名的意思:亦作“彊名”。犹盛名。 唐 独孤及 《题玉潭》诗:“碧玉徒强名,冰壶难比德。唯当寂照心,可并奫沦色。”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臣闻上圣玄邈,独超乎希夷;彊名之极,犹存乎罔象。”亦作“彊名”。勉强称做;虚名。语出《老子》:“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唐 杜牧 《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诗:“高人以饮为忙事,浮世除诗尽强名。” 唐 陆龟蒙 《看压新醅寄怀袭美》诗:“尊中若使常能渌,两綬通侯总强名。” 宋 杨万里 《至节宿翁源县与叶景伯小酌》诗:“此县谁言是强名,古来十室亦琴鸣。只嫌六七茅竹舍,也...
宵雨的意思:夜雨。 唐 张蠙 《和友人许裳题宣平里古藤》:“昼风圆影乱,宵雨细声重。” 元 杨载 《次韵韶卿壬寅元日又三日闻游人颇盛之作》:“堂堂宵雨过,栗栗晓寒仍。”...
虚堂的意思:高堂。 南朝 梁 萧统 《示徐州弟》诗:“屑屑风生,昭昭月影。高宇既清,虚堂復静。” 唐 戎昱 《客堂秋夕》诗:“隔窗萤影灭復流,北风微雨虚堂秋。” 宋 朱熹 《山北纪行》之十:“北渡 石塘桥 ,西访 濂溪 宅。乔木无遗株,虚堂唯四壁。” 清 顾炎武 《悼亡》诗之二:“北府曾缝战士衣,酒浆宾从各无违。虚堂一夕琴先断,华表千年鹤未归。”...
悬知的意思:料想;预知。 北周 庾信 《和赵王看伎》:“悬知曲不误,无事畏 周郎 。”《太平广记》卷七一引《玄门灵妙记》:“法之效验,未敢悬知。” 宋 秦观 《和东坡红鞋带》:“悬知百年事已定,却笑列仙形甚臞。” 明 吴承恩 《移竹寺中得诗》之四:“悬知此君意,亦自要狂夫。”...
永夜的意思:◎ 永夜 yǒngyè[long night] 长夜;永夕山中此夕莫嗟讶,师弟睽违永夜。——《镜花缘》...
烛烬的意思:(1).烛燃后的余烬;烛泪。《北史·吕思礼传》:“﹝ 思礼 ﹞昼理政事,夜即读书,令苍头执烛,烛烬夜有数升。” 宋 秦观 《宿参寥房》诗:“鉤箔簷花动,抄书烛烬零。” 明 高启 《娄江寓舍喜王七隅见过却送还郭》诗:“远愁忽与鐘声至,残醉微兼烛烬销。”(2).烛化为烬。 吴梅 《莫更二首和小洲》:“烛烬香消共一舟,綺窗如墨恕春愁。”...
醉乡的意思:◎ 醉乡 zuìxiāng[the dazed state in which a drinker finds himself;drunkenness;state of ecstasy] 饮酒沉醉之后,似乎进入了另一番乡境,飘飘然别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