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中阅经示诸开士
明 · 袁宏道
乘急参媱女,戒急怯闻钗。
香象截河流,一非刬众皆。
闷观百喻经,奇胜十齐谐。
八十翁怜儿,庄语间诙俳。
我愿作书鱼,死即藏经埋。
胜彼火坑子,以身殉粉娃。
香象截河流,一非刬众皆。
闷观百喻经,奇胜十齐谐。
八十翁怜儿,庄语间诙俳。
我愿作书鱼,死即藏经埋。
胜彼火坑子,以身殉粉娃。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庵中阅经示诸开士》。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庵中阅读佛经的情景,以及对佛教教义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首句“乘急参媱女,戒急怯闻钗”以女子匆忙梳妆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佛经中“急”与“戒”的理解,通过对比急躁与谨慎的态度,暗示了修行过程中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警觉。
接着,“香象截河流,一非刬众皆”一句,将佛经中的智慧比作能阻挡河流前进的香象,强调了佛法的深邃与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无法超越其影响力。
“闷观百喻经,奇胜十齐谐”则展示了诗人对佛经中寓言故事的喜爱,认为这些故事不仅有趣,而且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胜过世俗的娱乐。
“八十翁怜儿,庄语间诙俳”这一句,通过描述一位老者对孩子的慈爱与幽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在严肃的教诲中穿插轻松的元素,更能触动人心。
最后,“我愿作书鱼,死即藏经埋。胜彼火坑子,以身殉粉娃”表达了诗人希望死后能与佛经同在的愿望,宁愿成为书中的鱼,与经典共存,也不愿成为那些为了追求短暂的快乐而牺牲自己的人。这体现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语言生动,寓意深远,展现了袁宏道对佛教文化的独特见解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