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舟中
明 · 区大相
壁势临江断,涛声入海遥。
众流趋郡国,万舸逐风潮。
越峤王封壮,秦军伯气销。
图南安所适,行矣见扶摇。
众流趋郡国,万舸逐风潮。
越峤王封壮,秦军伯气销。
图南安所适,行矣见扶摇。
鉴赏
这首《石门舟中》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诗人乘舟于石门水道中的所见所感。
首联“旧识山川竟欲忘,过时梅笋尚初尝”以“旧识山川”与“过时梅笋”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熟悉景物的淡忘,以及对当下新鲜事物的好奇与品尝。这里既有时间流转的感慨,也有对生活新体验的期待。
颔联“蝉声水郭邀凉翠,鸥影湖矶弄晚光”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蝉声和鸥影赋予情感,蝉声仿佛在邀请人们感受清凉的翠绿,鸥影则在湖边嬉戏,玩弄着傍晚的余晖。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夏日傍晚水边的宁静与生机,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颈联“渐有乡船通慰语,难为尘耳得鸣榔”转而表达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随着船只逐渐接近家乡,内心涌起的慰藉之情与外界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的“乡船”不仅指实际的船只,也象征着回归家乡的渴望与内心的平静。“尘耳”则比喻外界的纷扰与嘈杂,难以让人心静如水。这一联反映了诗人既渴望归家的温暖,又难以摆脱外界的烦扰的矛盾心理。
尾联“如何昨夜孤篷梦,只梦京华不梦乡”以梦境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昨夜的梦中,他只梦见了繁华的京城,却未梦到自己的故乡。这既是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感叹,也是对内心深处对故乡深深思念的体现。通过梦境的对比,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留给读者无尽的思考空间。
整体而言,《石门舟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乘舟途中的所见所感,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内心情感与社会现实,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