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程斗山韵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口作蛩吟肩耸山,了无萦系一生閒。
梦回春草池塘外,诗在梅花烟雨间。
但得双眸长炯炯,从教两鬓自斑斑。
此身穷达何消问,天道乘除去复还。
梦回春草池塘外,诗在梅花烟雨间。
但得双眸长炯炯,从教两鬓自斑斑。
此身穷达何消问,天道乘除去复还。
拼音版原文
□
注释
蛩吟:像蛩(qióng)虫鸣叫一样的吟唱,形容声音清脆或深沉。肩耸山:比喻肩负沉重的责任或担当。
萦系:牵挂,缠绕。
春草池塘:春天的草地和池塘,象征生机与宁静。
梅花烟雨:梅花盛开于烟雨之中,寓意高洁与诗意。
炯炯:目光明亮的样子。
斑斑:形容头发斑白,暗示岁月流逝。
穷达:困厄与显达,指人生的高低起伏。
乘除:这里指天道的运行,如同数学中的加减乘除,循环往复。
去复还:来回循环,表示事物的周而复始。
翻译
口中发出如蛩鸣般的吟唱,肩扛着如山的责任,一生都闲适自在。梦中回到春草环绕的池塘之外,诗篇藏在烟雨笼罩的梅花丛中。
只要有明亮的眼睛长久注视,任由两鬓斑白自然生长。
无论身处困厄还是显达,无需多问,天道循环,自然流转。
鉴赏
这首诗是对个人生命和精神状态的一种抒发,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开篇“口作蛩吟肩耸山”一句,设定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意境,诗人似乎在高处观望,用“蛩吟”比喻自己的歌唱或心声,而“肩耸山”则是其超然物外的状态。紧接着,“了无萦系一生閒”表明诗人对世事已无牵挂,过着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
梦境往往是探索内心世界的一种手段,“梦回春草池塘外”可能暗示了一种对于远离尘嚣、返回自然的向往。而“诗在梅花烟雨间”则揭示了诗人的艺术追求,梅花常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而烟雨中的梅花更显得神秘与独特,这里可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
接下来的“但得双眸长炯炯”一句,通过对眼睛(双眸)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精神上的明亮和坚定。紧接着,“从教两鬓自斑斑”则可能在说诗人对于年华的流逝持有一种自然接受的态度。
最后,“此身穷达何消问”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超然,诗人似乎已经达到了一种对于生与死、成与败都能平视的境界。而“天道乘除去复还”则是在说,无论是顺遂还是困顿,都不过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不必过于在意。
整首诗以其淡远超脱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艺术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