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沈封君画竹歌
明 · 于慎行
梁王修竹不可识,千秋草合平台迹。
平台主人墨君友,扫出檀栾一千尺。
醉沈淋漓幅素看,枝枝茜翠若可餐。
笔端乍觉烟云绕,堂上时惊风雨寒。
寒声槭瑟生绡起,如在湘江秋色里。
湖州以后称太常,此幅神真良足拟。
主人种竹旧成林,千里提封自作阴。
蟠根出地成龙骨,劲节凌霄引凤吟。
高堂日远悲风木,手泽凄凉馀半幅。
他日尚书阁上图,应写平台万竿绿。
平台主人墨君友,扫出檀栾一千尺。
醉沈淋漓幅素看,枝枝茜翠若可餐。
笔端乍觉烟云绕,堂上时惊风雨寒。
寒声槭瑟生绡起,如在湘江秋色里。
湖州以后称太常,此幅神真良足拟。
主人种竹旧成林,千里提封自作阴。
蟠根出地成龙骨,劲节凌霄引凤吟。
高堂日远悲风木,手泽凄凉馀半幅。
他日尚书阁上图,应写平台万竿绿。
鉴赏
这首《商丘沈封君画竹歌》由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描绘了沈封君所绘之竹的神韵与意境。诗中以“梁王修竹”开篇,引出对竹子的赞美,继而描述了竹子的生长环境和形态,以及画家沈封君的技艺与情感投入。
“醉沈淋漓幅素看,枝枝茜翠若可餐。”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画家沈封君在画布上挥洒自如的情景,竹枝翠绿欲滴,仿佛能供人品尝,流露出竹子的生机与美感。
“笔端乍觉烟云绕,堂上时惊风雨寒。”描绘了竹子在画家笔下呈现出的动态效果,仿佛烟云环绕,风雨中竹子坚韧不拔,展现出竹子的品格与画家的情感共鸣。
“寒声槭瑟生绡起,如在湘江秋色里。”通过声音的描绘,营造出竹林中的秋意,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湘江边的竹林之中,感受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湖州以后称太常,此幅神真良足拟。”将沈封君的画作与古代著名画家相比较,赞誉其作品的神韵与真实感,表达了对画家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
“主人种竹旧成林,千里提封自作阴。”赞美了竹子的生长环境,以及主人对竹林的精心培育,强调了竹子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高堂日远悲风木,手泽凄凉馀半幅。”通过对比高堂与竹林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画家作品的珍惜与怀念。
“他日尚书阁上图,应写平台万竿绿。”展望未来,希望沈封君的作品能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继续传递竹子之美与画家的精神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艺术、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