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宗人廉夜饮王氏池亭见怀
酒碧倾当竹,衣香坐近莲。
沿波人弄月,翻树鸟鸣烟。
座上谁相忆,唯应是惠连。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答宗人廉夜饮王氏池亭见怀》描绘了一幅清凉夏夜宴饮的画面。首句“遥闻池上酌”,以听觉起笔,远处传来饮酒的欢声,引出夜饮的氛围。接着,“凉夜失炎天”暗示了暑热已消,夜晚的凉意取代了白天的炎热。
“酒碧倾当竹”,写出了酒液在竹林中倒映,颜色翠绿,与竹子的清新相映成趣。“衣香坐近莲”,则通过衣香和莲花的气息,营造出一种清雅的环境,让人感受到宴饮者的文人气质。
“沿波人弄月,翻树鸟鸣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池塘边的动态景象:人在月光下嬉戏,鸟儿在树林间鸣叫,烟雾缭绕,增添了神秘而宁静的意境。
最后,“座上谁相忆,唯应是惠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暗示在座的人中,只有那位名叫惠连的友人才能理解他的心境,流露出淡淡的孤独和期待被理解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夏日池亭夜饮的独特韵味,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词语解释
惠连的意思:(1). 柳下惠 、 少连 的并称。皆古节行超逸之士。《论语·微子》:“ 柳下惠 、 少连 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二:“ 惠 连 非吾屈, 首阳 非吾仁。”(2).指 南朝 宋 谢惠连 。 惠连 幼聪慧,族兄 灵运 深加爱赏。后诗文中常用为从弟或弟的美称。 唐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羣季俊秀,皆为 惠连 ;吾人咏歌,独惭 康乐 。” 宋 苏轼 《送翟安常赴阙寄子由》诗:“松荒三径思 元亮 ,草合平池忆 惠连 。” 明 袁宗道 《暮春即事》...
凉夜的意思:秋夜。 晋 潘岳 《秋兴赋》:“何微阳之短晷,觉凉夜之方永。”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若迺凉夜自凄,风篁成韵。”...
弄月的意思:赏月。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诗》之六:“大妇初调筝,中妇饮歌声,小妇春粧罢,弄月当宵楹。” 唐 李白 《别山僧》诗:“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 涇溪 。” 明 陈自得 《太平仙记》第一折:“他也曾弄月筛金在鹊桥。”...
相忆的意思:相思;想念。《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唐 杜甫 《梦李白》诗之一:“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前蜀 韦庄 《谒金门》词之二:“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深闺只是空相忆,不见关山愁杀人。”...
炎天的意思:◎ 炎天 yántiān(1) [hot day;hot summer]∶炎热的天气;炎热的夏天炎天烈日(2) [refer to the south] [书]∶指南方...
沿波的意思:(1).顺着水流。亦指顺流而下的水波。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淮水》:“ 油水 又东曲,岸北有一土穴径尺,泉流下注,沿波三丈。”参见“ 沿波讨源 ”。(2).比喻承袭过去的事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 枚 贾 追风以入丽, 马 扬 沿波而得奇。”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偶然寄兴,借此消閒,名士风流,往往不免,乃至元邱校尉,亦復沿波。” 叶景葵 《<蔽庐丛志>序》:“ 唐 宋 而后,情貌日渝,沿波逐靡,取径殊涂。”...
遥闻的意思:(1).远远地听到。《吕氏春秋·长攻》:“因以 代君 之车迎其妻。其妻遥闻之状,磨笄以自刺。” 南唐 张佖 《晚次湘源县》诗:“烟郭遥闻向晚鸡,水平舟静浪声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我遥闻北窗外吃吃有笑声,室中弗闻也。”(2).在远处嗅。 唐 韩愈 《风折花枝》诗:“浮艷侵天难就看,清香扑地只遥闻。”...
应是的意思:(1).料想是;应当是。 唐 李白 《清平乐》词:“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宋 苏轼 《卜算子·感旧》词:“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明 刘基 《题宋子章效米元晖山水图》诗:“应是前后身,神会造化迹。”《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据此一説,自然应是父亲更重。”(2).凡是,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