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休宁赵氏云屋省心翠侍问道亭有有堂五首(其三)
宋末元初 · 方回
青疏老瘦碧孱颜,杳杳深深万翠间。
侍坐侍行仍侍立,雪松霜竹雨馀山。
侍坐侍行仍侍立,雪松霜竹雨馀山。
注释
青疏:稀疏。老瘦:老而清瘦。
碧孱颜:绿色的肌肤。
杳杳深深:深远而幽静。
侍坐侍行仍侍立:无论静坐、行走还是站立。
雪松:像雪松一样坚韧。
霜竹:像霜打过的竹子。
雨馀山:雨后山景。
翻译
稀疏的老松显得清瘦,绿色的肌肤在深深的翠色中显现。无论是在静坐、行走还是站立,它如同雪松和经霜的竹子,静静地守候在雨后的山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寄托之地的向往与追求。
“青疏老瘦碧孱颜”一句,以形象鲜明的笔触描绘了树木的姿态,“青疏”指的是树枝繁密而又清新,“老瘦”则形容树干的苍老与细瘦,而“碧孱颜”更是对树叶绿色的生动写照,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冲击。
“杳杳深深万翠间”进一步渲染了这片林中的幽深和翠绿色彩,“杳杳”形容声响或景象的连绵不断,而“深深万翠间”则是对森林深处无尽绿意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未被打扰的自然中。
“侍坐侍行仍侍立”三句,通过动作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于这片山林的喜爱和留恋。他不仅在这里坐着,还伴随着四处游走,更在站立之中沉思,这种对自然的全方位体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雪松霜竹雨馀山”一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雪松”给人以洁白与坚韧之感,“霜竹”则透露出寒冷与脆弱,而“雨馀山”则是对山间细雨氤氲景色的描绘。这些意象的结合,不仅丰富了画面,同时也深化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心灵寄托之地的追求。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个人内在世界和与大自然亲近之愿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