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庚申秋苦雨赏析

庚申秋苦雨

明 · 赵完璧
海国穷阴雨散丝,秋风不见霁开时。
千峰秀色知何处,一刻清光费梦思。
石燕欢腾洲渚外,豆花零落水云涯。
泉声不尽蛙声剧,搅夜无眠漏更迟。

鉴赏

这首明诗《庚申秋苦雨》由赵完璧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连绵不绝的雨水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联“海国穷阴雨散丝,秋风不见霁开时”以“海国”起笔,暗示诗人身处远离繁华的边远之地,面对的是终日阴沉的天气和连绵不断的细雨。通过“穷阴”、“雨散丝”等词,形象地勾勒出雨天的阴冷与潮湿,而“秋风不见霁开时”则表达了对晴朗天气的渴望,但又似乎难以实现的无奈。

颔联“千峰秀色知何处,一刻清光费梦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在连绵的雨中,山峰的秀美景色变得模糊不清,仿佛只能在梦中寻觅。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现实中的模糊与梦境中的清晰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颈联“石燕欢腾洲渚外,豆花零落水云涯”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石燕在洲渚之外欢快地飞翔,豆花在水云之间零落地飘落。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生活现状的感慨。

尾联“泉声不尽蛙声剧,搅夜无眠漏更迟”则是对整日被雨水和蛙鸣所困扰的夜晚的描写。泉水的潺潺声和蛙鸣交织在一起,使得夜晚更加难以入眠。这里通过声音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烦扰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因外界环境而产生的内心波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时的个人情感体验,既有对外界环境的客观观察,也有对内心世界深入的探索和反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