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大埔户年兄曾梅平寇录三首录二(其二)赏析

题大埔户年兄曾梅平寇录三首录二(其二)

明 · 张天赋
风雨昔曾家国话,海滨今听武城歌。
一方按堵月当户,三寨投戈雨满蓑。
有脚阳春随处到,无边功德尚厓摩。
祇怜借寇天违愿,骢马潇潇振玉珂。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天赋所作的《题大埔户年兄曾梅平寇录三首录二(其二)》。诗中描绘了风雨中的家国往事与海滨的武城之歌,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首联“风雨昔曾家国话,海滨今听武城歌”开篇即以风雨象征历史的沧桑,家国往事仿佛在风雨中诉说;而今,海滨传来武城的歌声,似乎在讲述着英雄的故事。这一对比,既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英雄事迹的流传。

颔联“一方按堵月当户,三寨投戈雨满蓑”进一步描绘了和平景象与英雄行为的对比。一方之地,月光如水,户内安宁,象征着和平与和谐;而三寨的勇士们却在雨中放下武器,选择和平,这不仅是对英雄行为的肯定,也是对和平价值的颂扬。

颈联“有脚阳春随处到,无边功德尚厓摩”赞美了英雄的足迹如同春天般温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带来生机与希望;同时,他们的功德如同山岳一般高大,永远被人们铭记。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英雄的崇高敬意。

尾联“祇怜借寇天违愿,骢马潇潇振玉珂”则通过一个具体的场景,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同情。英雄本为平定寇乱而来,却因天意或某种原因未能如愿,最终只能在马蹄声中带着遗憾离开。这一句既有对英雄未竟事业的惋惜,也有对英雄精神的深刻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英雄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和平价值以及英雄精神的深刻思考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