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呈韶州陈太守(其三)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三十箫韶石,中开天阙高。
一从回玉辇,终古想云璈。
政暇舒清啸,官閒枕海涛。
彼姝无以告,未敢辱干旄。
一从回玉辇,终古想云璈。
政暇舒清啸,官閒枕海涛。
彼姝无以告,未敢辱干旄。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所作的《赋呈韶州陈太守》组诗的第三首。通过“三十箫韶石,中开天阙高”两句,诗人描绘了韶州的自然景观,以“箫韶石”象征韶州的灵秀之地,而“天阙高”则展现了韶州地势的雄伟。接下来,“一从回玉辇,终古想云璈”两句,可能是在回忆过往帝王或官员到访韶州的情景,表达了对韶州历史文化的敬仰和怀念。
“政暇舒清啸,官閒枕海涛”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他在政务之余,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以清啸表达内心的愉悦,以海涛声作为官闲时的背景音乐,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最后,“彼姝无以告,未敢辱干旄”两句,可能是在表达对韶州陈太守的尊敬之情,暗示自己虽有赞美之意,但不敢轻易表达,以免冒犯了陈太守的威严。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韶州历史文化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韶州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陈太守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