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会稽道士
宋 · 晏殊
藐姑容化三阴馆,句漏砂封六乙泥。
五练夜穷青玉枕,七明晨采碧云梯。
冠霞高把浮丘袂,握体深藏鬼谷奚。
知有山西驻龄药,何妨相赠一刀圭。
五练夜穷青玉枕,七明晨采碧云梯。
冠霞高把浮丘袂,握体深藏鬼谷奚。
知有山西驻龄药,何妨相赠一刀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藐姑:指仙子或神话人物。三阴馆:传说中的仙人居所。
句漏砂:古代传说中的仙丹材料。
六乙泥:可能指神秘的药土或炼丹材料。
五练:修炼次数,表示修行深入。
青玉枕:象征着修炼的道具或环境。
七明:泛指清晨。
碧云梯:比喻通往仙境的阶梯。
冠霞:形容头戴霞光。
浮丘袂:浮丘,仙人名,袂,衣袖,这里指仙人的法力。
鬼谷:古代隐士居住的地方,也可能指神秘的宝物来源。
山西:泛指远方的山。
驻龄药:延长寿命的药物。
一刀圭:古时容量单位,此处指少量的药。
翻译
藐姑仙子变化入三阴馆,句漏山中的砂封藏着六乙秘药。夜晚在青玉枕上修炼五次,清晨攀取碧云梯寻找灵药。
头戴霞光,高举仙人浮丘的衣袖,手中紧握着鬼谷深藏的宝物。
听说西山有延年益寿的灵药,不妨赠我一些,哪怕只是一点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晏殊赠予一位会稽道士的作品,表达了对道术和长生不老药的向往与敬意。首句“藐姑容化三阴馆”描绘了道教仙境的神秘氛围,可能指的是道士修炼之地。次句“句漏砂封六乙泥”引用了道教炼丹的典故,暗示道士的修行技艺。
“五练夜穷青玉枕”和“七明晨采碧云梯”两句,通过数字和意象,描绘了道士在月夜修炼和清晨采药的场景,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接下来,“冠霞高把浮丘袂”形象地写出了道士衣袂飘飘、仙风道骨的形象,而“握体深藏鬼谷奚”则暗含对道术秘籍的珍视。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驻龄药的渴望,并提出请求:“知有山西驻龄药,何妨相赠一刀圭”,希望道士能分享一些延年益寿的灵药。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对道教文化和长生不老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