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宋中道挽辞赏析

宋中道挽辞

宋 · 王安石
文史传家学,声名动帝除。
兰堂空作赋,金匮不雠书。
胜事悲畴昔,清谈想绪馀。
吹箫索上去,归国有魂车。

拼音版原文

wénshǐchuánjiāxuéshēngmíngdòngchú

lántángkōngzuòjīnkuìchóushū

shèngshìbēichóuqīngtánxiǎng

chuīxiāosuǒshàngguīguóyǒuhúnchē

注释

文史:指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学问。
帝除:朝廷官员。
兰堂:华丽的书房。
金匮:珍贵的书籍或典籍。
胜事:美好的往事。
畴昔:过去。
清谈:高雅的谈论,闲聊。
绪馀:思绪残留。
吹箫:象征性的行为,可能指追忆或寄托思念。
魂车:灵魂的归宿,比喻心灵的归途。

翻译

家族传承文史之学,名声震动朝廷官员。
华丽的书房徒然写诗作文,珍贵的典籍无人查阅。
美好的往事令人感伤,清谈的记忆在心中萦绕。
吹奏箫笛离去,如同灵魂回归,乘坐着想象中的灵车。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安石在赞颂宋中道先生的学问和品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古人学术传承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

"文史传家学,声名动帝除。" 这两句表明宋中道先生不仅在文学和历史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其学问甚至能够感动皇帝,显示出其学术地位之高。

"兰堂空作赋,金匮不雠书。" 这里的“兰堂”指的是古代文人雅集的地方,诗人用“空作赋”来形容宋中道先生的才华横溢,能够轻松创作出佳作。而“金匮不雠书”则暗示他的作品珍贵如同金器,不必过多装饰即能显露出非凡的价值。

"胜事悲畴昔,清谈想绪馀。"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和对宋中道先生学术成就的赞美。“畴昔”指的是遥远的过去,“绪馀”则是形容思绪纷飞,情感深厚。

"吹箫索上去,归国有魂车。" 这里的“吹箫索上去”给人一种超脱尘世、心旷神怡的感觉,而“归国有魂车”则象征着精神的归宿和心灵的栖息之所。

整首诗通过对宋中道先生学术及品德的高度评价,展现了王安石本人对于学问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前贤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