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杨生不至
之子胡不来,何人傍沙涉。
秋日满高林,幽禽啄黄叶。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梁兰的《候杨生不至》描绘了一幅闲适而略带寂寥的画面。首句“逍遥下荆扉”,写出了诗人独自在家门之外,悠然自得地漫步,仿佛与世无争。接着,“临清曳行屧”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步履轻盈,沿着清澈的小溪边行走,足见其心境的宁静。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期待之情:“之子胡不来”,这里的“之子”是对朋友的昵称,诗人疑惑友人为何迟迟未至,不禁发出疑问。后两句“何人傍沙涉”则想象着友人若来,可能会涉过沙地,增添了等待中的想象空间。
最后两句“秋日满高林,幽禽啄黄叶”,以自然景色烘托出等待的氛围。秋日的高树林中,黄叶飘落,鸟儿在其中觅食,显得静谧而富有生机。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来访的期盼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透露出淡淡的孤寂和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词语解释
不来的意思:(1).不归。《诗·小雅·采薇》:“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朱熹 集传:“来,归也。”(2).逸诗《貍首》的别称。因貍一名不来,故称。《汉书·郊祀志上》:“后五十年, 周灵王 即位。时诸侯莫朝 周 , 萇弘 乃明鬼神事,设射《不来》。”按《史记·封禅书》作“设射《貍首》”。 裴骃 集解引 徐广 曰:“貍,一名不来。”...
胡不的意思:何不。《诗·鄘风·相鼠》:“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诗·唐风·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苟必信,胡不赴 秦 军俱死?”《汉书·韦贤传》:“黄髮不近,胡不时监?”...
荆扉的意思:柴门。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白日掩荆扉,对酒絶尘想。”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沉沦穷巷,芜没荆扉。” 唐 岑参 《西掖省即事》诗:“官拙自悲头白尽,不如巖下偃荆扉。” 宋 陆游 《野兴》诗:“从今谢人事,终日掩荆扉。” 清 黄景仁 《步从云溪归偶作》诗:“太息归荆扉,灯火惨不红。”...
秋日的意思:(1).秋天。 汉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三:“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嘆。” 晋 潘岳 《秋兴赋》:“嗟秋日之可哀兮,谅无愁而不尽。” 唐 王维 《出塞作》诗:“暮云空磧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鵰。”(2).秋天的太阳。 南朝 宋 鲍照 《园葵赋》:“春风夕来,秋日晨映,独酌南轩,拥琴孤听。” 南朝 梁 江淹 《望荆山》诗:“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 唐 杜甫 《雨》诗之一:“秋日新霑影,寒江旧落声。”(3).秋季的白昼。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六:“秋夜不可晨,秋日苦易暗。”...
逍遥的意思:◎ 逍遥 xiāoyáo[carefree;be at ease (leisure);be free and unfettered;wander about at leisure]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曳行的意思:摇摇晃晃地行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四·杜亚归》:“﹝ 杜亚归 ﹞觉腹中搅戚不自安,曳行桥上,倚柱假寐。”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 復 ( 严復 )辞虽飭,气体比於制举,若将所谓曳行作姿者也。”...
幽禽的意思:鸣声幽雅的禽鸟。 唐 贾岛 《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诗:“极浦清相似,幽禽到不虚。” 宋 陆游 《西村》诗:“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明 高启 《天平山》诗:“高鶻有危栖,幽禽无俗哢。”...
之子的意思:这个人。《诗·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郑玄 笺:“於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马。” 晋 潘岳 《悼亡诗》:“之子归穷泉,重壤永休隔。” 金 元好问 《寄赠庞汉》诗:“之子贫居久,诗文日有功。” 清 方文 《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诗:“之子蓄奇怀,中宵肆良讌。”...